消息:振興生化正式更名為“雙林生物” 公司發展進入嶄新階段

2019-12-02 10:36:07來源:山西晚報

11月19日,山西板塊中的又一家公司正式更名,由曾經的振興生化正式變更證券簡稱為雙林生物。對于這家公司而言,隨著新股東的入主和名稱的變...
11月19日,山西板塊中的又一家公司正式更名,由曾經的“振興生化”正式變更證券簡稱為“雙林生物”。對于這家公司而言,隨著新股東的入主和名稱的變化,這家一度因股權爭奪戰而備受關注的公司,將進入一個新的時代。而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從最初的“宜春工程”到其后的“三九生化”,到持續反復的“披星戴帽”的“ST生化”,再到完成“摘帽”回歸“振興生化”,直至如今迎來新的名稱,這家公司只是增加了一個新的曾用名和一段新的資本故事。

A “振興生化”正式更名

公告顯示,經公司申請,并經深圳證券交易所核準,公司證券簡稱自2019年11月19日起由“振興生化”變更為“雙林生物”,英文簡稱由“ZXB&C”變更為“SLBIO”,證券代碼保持不變,仍為“000403”。公告稱,因公司控股股東變更,根據經營及業務發展需要,經審議同意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變更后的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與現有主營業務相匹配,更加符合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需要,符合相關監管規則規定。

而這家公司在11月15日的公告顯示,公司已于近日完成了工商登記變更手續,并在山西領取了新的營業執照,營業執照登記的公司名稱由“振興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南方雙林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其余事項均未改變。該公告同時稱,“變更后的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與現有主營業務相匹配,更加符合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和未來發展需要,符合相關監管規則規定。不存在利用變更名稱影響公司股價、誤導投資者的情形,不存在損害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而在更名前,曾經的振興生化業績正在明顯轉好。10月18日晚間,振興生化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在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41億元,同比增長1.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7億元,同比增長58.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48.73%;基本每股收益0.4671元。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9億元,同比增長15.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75.99萬元,同比增長263.8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834.05萬元,同比增長269.70%;基本每股收益0.1826元。

相關公告顯示,報告期內,該公司持續推動經營變革,經營管理方面,積極清理歷史遺留問題,快速甩掉歷史包袱;推動兩級架構合并,提高組織運營和決策效率;強化精細化管理能力,杜絕跑冒滴漏,降低公司經營費用。業務發展方面,加快銷售團隊建設,大力開發新客戶,不斷優化產品銷售結構,調整產品銷售策略,優化產品銷售模式,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公司經營繼續保持逐季向好趨勢。

在中銀國際研究人士鄧周宇看來,2019年,該公司隨著市場推廣的效益逐步體現,內部管控效益體現,業績呈現前低后高的局面。根據公司中報和三季報持續的業績增長,可以判斷公司內生經營拐點已經確立。此次公司擬更名“雙林生物”,表明該公司徹底改變了過去公司治理混亂的局面。當前,股東之間利益一致,管理層戰略清晰,執行力逐步驗證,公司發展進入全新的時代。

B公司股權持續變更

對于新更名的雙林生物來說,這家公司的歷史無異于一部“更名史”。

該公司的前身為宜春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名稱為“宜春工程”。其后,在1998年7月,宜春機械將其持有的43.95%股份以1億總價進行轉讓,控股股東為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三九企業集團。至此,三九集團實現正式入主,公司名稱于2000年3月變更為三九宜工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但同樣由于經營不善,該公司于2007年4月便因連續3年虧損被暫停上市,而在此期間,山西振興集團實現入主。資料顯示,山西振興集團曾是頗有名氣的地方煤電鋁企業,一度躋身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和山西省工業30強之列。

2005年4月28日,振興集團與三九醫藥簽訂國有法人股轉讓協議,受讓三九醫藥所持三九生化29.11%的股份,若股份轉讓完成,振興集團將成為三九生化第一大股東。自此,這家公司進入“振興”時代,并開啟歷時漫長的保殼之路。

當年6月,振興集團將其所持山西振興集團電業有限公司65.216%的股權注入三九生化,從而置換出三九生化持有的三九企業集團2.06億元的部分應收款和昆明白馬制藥有限公司90%的股權。2006年5月9日,因該公司在2004年和2005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報告結果顯示凈利潤均為負值,證券簡稱由“三九生化”變更為“*ST生化”,2007年4月27日,因公司2004年、2005年、2006年連續3年虧損,公司股票自當日起暫停上市。

2007年12月,振興集團完成股權受讓過戶手續。次年5月,公司注冊地由江西遷至山西。2010年6月,三九生化公司名稱變更為振興生化,股票簡稱仍為*ST生化。其后,通過持續提升經營管理,公司恢復盈利能力,2012年12月31日公司收到深交所相關通知,自2013年2月8日起,公司股票恢復上市,公司證券簡稱為“*ST 生化”,證券代碼為“000403”。盡管公司股票恢復上市,大股東帶來的風險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直到2014年10月28日,公司向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了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并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最終,從2014年11月7日起,該公司股票被撤銷退市風險警示并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證券簡稱由“*ST生化”變更為“ST生化”。彼時,ST生化發布公告稱,自2013年2月恢復上市以來,公司積極采取了多項措施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改善經營和管理,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和規范運營水平較以前均大幅提升。

C 股權爭奪戰上演

而在這家公司的過往中,除了不斷的更名及長達6年的暫停上市之路,在這家公司歷程上留下較深印記的,還有一場持續將近兩年的股權爭奪戰。

2017年6月,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發起要約收購,收購ST生化27.49%股份,并于2017年12月完成要約收購,加上浙民投天弘一致行動人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及杭州浙民投實業有限公司持有的2.51%股份,浙民投天弘實際控制ST生化29.99%股份及表決權,成為該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在此過程中,從當年的6月21日至9月21日的3個月停牌期間,ST生化醞釀了兩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先是與山西康寶進行重組,中途又將重組標的更換為海博畜牧,但這兩場重組均以失敗告終。

不過,踩在浙民投收購截止日期前一周,另一公司佳兆業入局。振興生化向其轉讓18.57%股權和4.04%的股份表決權。2017年11月,公司公告顯示,振興集團擬將其持有的ST生化18.57%股份轉讓給航運健康,4.04%的股份轉讓給信達深分;上述股權完成過戶前,振興集團將其持有的上述22.61%股份的投票權委托給航運健康;信達深分在受讓ST生化股份過戶后12個月內,將其股份的投票權委托給航運健康。上述股權轉讓過戶手續尚在辦理過程中。航運健康的控股股東為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2018年5月,浙民投、振興集團和佳兆業三方“握手言和”,浙民投和佳兆業提名人選如愿進入公司董事會,雙方“共掌”ST生化的局面形成,ST生化亦在2018年11月順利“摘帽”。

不過,當年年底,三方再起波瀾。2018年12月14日,作為振興生化營收主要來源的子公司廣東雙林董事會突然罷免了公司總經理朱光祖,再度引發雙方對公司控制權的激烈爭奪,振興生化在2018年12月19日公告第八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臨時會議)決議顯示,公司管理層的佳兆業人士被悉數罷免,被罷免的原廣東雙林總經理朱光祖出任振興生化總經理。而斗爭雙方對當時的廣東雙林也引發出了“搶公章”事件,隨著振興生化及廣東雙林完成董事會改選、工商變更登記及啟用新公章,大股東浙民投把控住了更多重要崗位。今年1月31日晚,振興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一致行動人杭州浙民投實業有限公司,已經將其持股增加至30%,浙民投由此正式“控股”振興生化。而隨著振興集團順利將股權分別轉讓給佳兆業和中國信達,該上市公司股權和管理層之爭均漸趨平靜,原股東振興集團也得以“全身而退”。

如今的更名,為這場混亂的股權爭奪戰畫上了一個句號。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