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加大信貸供給為實體經濟“輸血”

2023-02-20 10:49:08來源:新華財經


(相關資料圖)

記者從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了解到,吉林省2022年社會融資規模累計新增2537.3億元,年末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7%,兩項指標均居東北三省首位;全年各項貸款增加1725.59億元。2022年,吉林省著力促進信貸供給與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實體經濟“輸血”,推動綜合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助力投資和消費潛力的釋放。

數據顯示,從吉林省社會融資結構看,對實體經濟的貸款投放是增量的主力,占比為68.4%,較2021年提升7.9個百分點。從貸款投向看,企業貸款增長勢頭良好,個人消費貸款持續回升。2022年末,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9%,高于全部貸款1.9個百分點,全年新增1498.84億元,同比多增86.49億元;個人消費貸款余額5968.47億元,同比增長1.2%,增速為近10個月以來最高水平,其中汽車消費貸款余額545.66億元,同比增長4.8%,高于上年同期15.6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調查統計處處長唐珂表示,吉林省2022年信貸投放重點突出,圍繞國家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對東北振興的戰略部署,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發力,對制造業、鄉村振興、普惠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相關貸款余額保持增長態勢。

在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方式上,吉林省金融機構注重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加大優惠信貸資金支持力度。2022年,吉林省內銀行機構發放符合碳減排支持工具條件的貸款63.6億元;發放符合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條件的貸款3.5億元;發放符合科技創新再貸款條件的貸款62.5億元,支持科創企業368家;發放符合交通物流專項再貸款條件的貸款46.6億元,帶動就業人數7.3萬人;發放符合設備更新改造專項再貸款條件的貸款27.6億元,支持項目37個。2022年,全省累計投放再貸款512.13億元,同比增長34.4%,創歷史新高。

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肇勇表示,從相關數據上看,吉林省著力實現穩增長、穩就業、穩消費,持續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緊密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滿足企業創新及設備更新等資金需求,為全面振興奠定基礎;同時加強對科技型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有助于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遍地開花”且集群化發展的新局面。

金融服務方面,吉林省開展金融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信貸產品進萬企,信貸支持鄉村振興省級重點幫扶縣、金融活水惠個體等專項行動,并指導銀行機構制定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愿貸能貸會貸”實施細則。2022年末,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358.04億元,同比增長15.1%,高于各項貸款增速8.1個百分點;貸款戶數達49.6萬戶,同比增長14%;涉農貸款余額同比增長9.2%,比2021年同期高5個百分點;“專精特新”企業貸款余額225.26億元,同比增長18.2%。

同時,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持續釋放LPR改革效能,督促吉林省內金融機構優化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切實降低實際貸款利率,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2022年,吉林省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7%,較上年同期下降56個基點;其中,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02%,較2021年下降40個基點,創歷史新低,共為實體經濟讓利36.3億元。

丁肇勇認為,從社融來源構成看,吉林省銀行信貸資金在企業融資中占據較大比重,金融機構信貸利率水平降低,有利于減輕企業成本壓力,不僅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創造了更大回旋余地,還能促進其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加大創新投入力度。

此外,吉林省還推動法人銀行合理確定存款掛牌利率水平,降低負債成本,為進一步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創造有利條件。

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貨幣信貸管理處副處長張永輝表示,該行將持續做好穩經濟金融支持工作,強化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作用,進一步增加信貸總量供給,優化信貸結構,提升金融助企紓困服務質效,促進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助力吉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關鍵詞: 同比增長 個百分點 實體經濟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