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快訊:用航天器撞偏小行星軌道計劃可行嗎?

2019-09-05 16:41:49來源:科技日報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來自美國、歐洲等世界各地的小行星研究人員和宇宙飛船工程師將于9月11日至13日相聚羅馬,討論小行星撞擊偏轉評估(AI...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來自美國、歐洲等世界各地的小行星研究人員和宇宙飛船工程師將于9月11日至13日相聚羅馬,討論“小行星撞擊偏轉評估”(AIDA)項目的進展情況。這一項目計劃借助兩艘航天器讓小行星發生偏轉,以驗證這一技術作為行星防御方法的可行性。

AIDA的主要思路是:利用一艘航天器撞擊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雙小行星系統“雙子星”中較小的一顆,使其軌道發生偏轉;第二艘接著對撞擊位置進行調查,收集有關撞擊的數據。“雙子星”是一個近地小行星系統,主體直徑約780米,衛星直徑約160米,與埃及大金字塔大小相仿。

為此,NASA將提供“雙小行星撞擊測試(DART)”航天器,這一航天器目前正在建設中,計劃于2021年夏天發射,并于2022年9月以6.6公里/秒的速度與目標相撞。還有一顆由意大利制造的小型立方體衛星——輕型意大利立方體衛星與DART一同飛行,其使命是記錄撞擊的瞬間。

另一艘航天器由歐洲航天局提供,名為“赫拉”,將對撞擊后的小行星進行近距離調查,獲取小行星的質量和詳細的隕石坑形狀等數據。“赫拉”還將部署一對立方體衛星,以對小行星進行近距離探測,并將首次在小行星上部署雷達探測器。

據悉,“赫拉”將于2024年10月發射,整個任務計劃耗時兩年。“‘赫拉’將收集必要的數據,將這個一次性的實驗轉化為適用于其他小行星的小行星偏轉技術。”“赫拉”項目負責人伊恩·內利說,“我們的任務將測試各種重要的新技術,包括深空立方體衛星、衛星間鏈接和自動導航技術,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低重力操作的寶貴經驗。”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