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基金申報發行紅利策略ETF 受到專業投資者的青睞
伴隨ETF受到機構關注,部分僅有少數基金公司跟蹤的冷門指數再次迎來春天,記者發現,博時、嘉實、建信、招商等多家基金公司正布局跟蹤紅利策略指數的ETF。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上市公司分紅創近5年來的新高,據證監會公布信息統計,2787家上市公司共實施現金分紅1.15萬億元,股息率從2014年的1.85%增至2018年的2.41%。業內人士指出,分紅總額和股息率的提升,表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穩定性較高,當前市場情況下紅利策略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紅利策略所選擇的股票分紅穩定,有一部分債券屬性,滿足了收益與風險要求,同時抗通脹,因此一直以來受到專業投資者的廣泛青睞。
目前A股市場上主流紅利指數有上證紅利、中證紅利、深證紅利和標普紅利4只。上證紅利指數的選股范圍以滬市公司中的大盤股為主,成份股為50只;中證紅利指數的選股范圍為滬深兩市的大盤股為主,成份股數量為100只;深證紅利的選股范圍為深市公司中的大盤股為主,成份股數量僅為40只;標普紅利指數以滬深兩市中的中小盤股為主,成份股數量為100只。中證紅利、上證紅利、標普紅利的加權方式都為股息率加權,深證紅利的加權方式為流通市值加權。
2006年以來,大成基金、華泰柏瑞、工銀瑞信、華寶基金、萬家基金相繼發行了跟蹤上證紅利、中證紅利、深證紅利及標普紅利的ETF。從基金業績表現來看,紅利策略ETF整體表現亮眼;Wind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5月24日,大成中證紅利ETF、華泰柏瑞紅利ETF、工銀瑞信深證紅利ETF、華寶標普中國A股紅利機會指數(LOF)、萬家紅利ETF的平均回報達16.74%,其中工銀瑞信深證ETF高居同類第一,今年以來已上漲33.48%。
為何是跟蹤深證紅利指數的ETF表現最優?總體來看,上證紅利、中證紅利、深證紅利和標普紅利四大指數的重點配置行業都差不多,主要覆蓋金融、可選消費、房地產等行業。相對其他紅利指數,深證紅利指數的重配行業包括可選消費和日常消費、金融、房地產、信息技術等,這些行業板塊普遍具有高分紅、低估值、業績優異的特征,而僅有40只成份股的深證紅利指數多覆蓋了信息技術行業,因而跟蹤該指數的ETF業績表現超越同類。
總體而言,市場上跟蹤紅利策略的ETF不多。上證紅利、中證紅利、深證紅利目前僅有一只ETF跟蹤,不過,隨著ETF的大熱,紅利策略指數進入多家基金公司的視野。以中證紅利指數為例,大成2010年2月發行了首只中證紅利ETF,近十年未有公司發行跟蹤中證紅利指數的ETF,近期,招商、博時兩家基金公司相繼申報了中證紅利ETF。此外,嘉實、景順長城等基金公司也發布了聚焦滬港深成長股、消費等細分領域的紅利策略指數ETF。
據證監會公布的基金募集進度顯示,今年初以來,嘉實、建信申報了滬深300紅利低波動ETF,景順長城申報了中證滬港深紅利成長低波動指數型基金,招商與博時申報了中證紅利ETF,方正富邦申報了中證主要消費紅利指數增強型(LOF),建信申報了中證紅利潛力指數基金;目前均已獲受理,其中建信滬深300紅利ETF已獲批。據業內人士透露,招商中證紅利ETF為提升競爭力,費率或將會低于同類產品。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