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共6只科創基金正式獲批 部分公司已搭建投研體系
第三批共6只科創基金獲批
6月13日,第三批科創基金正式獲批。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此次有博時、中歐、財通、銀華、大成和中金共6家基金公司旗下產品獲批。值得一提的是,有市場消息稱,此次同批獲批的基金公司還有建信基金。在規模方面,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或將延續10億元的募集規模上限。
從產品名稱看,6只基金名稱均為科創主題3年封閉運作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也就是說,6只產品都可以參加未來科創板打新。
據了解,各類投資者參與科創板新股投資方面的優先順序如下:優先戰略配售,其次是網下A股投資者,之后才是其他的普通投資者。通常情況下,戰略配售的股份限售期不少于12個月,且單只獲配量較大,在同等條件下有望獲得更高的收益。
至此,前三批科創基金獲批數量已達18只,包括5只開放式基金和13只封閉式基金。其中,已有12只正式成立。累計規模118.46億元,有效認購戶數達334.66萬戶,戶均規模約為3539.71元。
博時基金方面表示,旗下科創基金或以科創主題戰略配售股票投資策略為主,并輔以科創主題相關股票一二級市場投資策略和固定收益投資策略。基金前三年封閉運作,可以避免流動性管理壓力,提升資金端與資產端的久期匹配,更好地把握科創板投資機會。
部分基金公司已搭建投研體系
對于科創板的投資策略,在業內人士看來,是對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在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評估、風險評估方面專業能力的考驗。財通基金方面表示,由于科創板定價估值體系與主板不同,部分上市企業甚至尚未盈利,因此需要從股權投資的邏輯出發,多維度審視標的價值。
鵬華基金研究部總經理梁浩認為,科創板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苿摪逋顿Y顯性門檻有“50萬元、24個月投資經驗”,但其隱性門檻也不容忽視:科創板突破了現有以盈利為基礎的上市審核體制,采取注冊制、允許尚未盈利企業上市、市價發行、放寬漲跌幅限制、允許退市等機制,且主要聚焦于科技創新企業,無論是主營業務研究還是公司估值定價,均對投資者的專業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
博時權益投資主題組、TMT新能源投研小組負責人曾鵬也表示,科創板是機構投資者的“高考”,科創板的特點決定了優質企業處于賣方市場,戰略配售是以上市發行價獲取優質公司足夠倉位的優選途徑。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部分基金公司目前已搭建了相應的投研體系。萬家基金通過“科創板評估體系”梳理了其中的企業,從“企業核心競爭力、市場空間、研發投入和公司治理”4個維度對企業進行分類和打分。如果排名前10%的企業有戰略配售的需要,在綜合考慮風險的前提下,會積極爭取。而對于排名前10%至前25%的企業,則會謹慎參與。
需注意特有風險 散戶莫盲目投資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仍需要重點關注科創板潛在的多項風險。如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后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而對于競價交易實行的價格漲跌幅限制比例也達到20%,高于A股市場的10%。
萬家基金認為,科創板漲跌幅度放寬,意味著短期風險的放大,也意味著投機成本上升。為了應對短期價格波動的風險,投資者唯有更加重視上市公司質量,選擇更好的投資標的公司,要仔細選擇而不是跟風炒作。另外,IPO綠鞋機制的引入,可融券做空,同時,考慮到參與主體大多數是專業投資者,這些均意味著投機操作的難度將會加大。
廣發基金相關人士坦言,科創板投資大致存在以下特有風險:一是流動性風險,科創板股票的投資者門檻較高,股票流動性弱于A股其他板塊;二是退市風險,科創板的退市標準將比A股其他板塊更加嚴格,且不再設置暫停上市、恢復上市和重新上市等環節;三是投資集中風險,科創板上市企業主要屬于科技創新成長型企業,其商業模式、盈利、風險和業績波動等特征較為相似,難以通過分散投資來降低風險。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也建議,投資科創板也要關注其中一些個股的風險。畢竟科創板支持的是科技創新型企業,很多企業還沒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在估值方法上也和傳統的公司完全不同,這對投資者的選股能力以及眼光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楊德龍看來,投資者在布局科創板時,要進行分散投資和專業化的深入研究,不能盲目投資。從總量上控制風險,無論是投資于科創板股票,還是科創板基金的資金量,最好不要超過個人可投資資金量的20%,這樣既能享受到科創板的收益,又可以避免承擔過大的風險。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