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基金 > 正文

收益率下行 貨基規模縮水超萬億元

2019-07-03 14:05:36來源:每日商報

有沒有什么理財產品收益高一點?以往銀行年中攬儲收益會高一點,今年好像也沒有,4%以上算不錯了,5%以上幾乎見不著。這段時間,市民陳女士...
“有沒有什么理財產品收益高一點?以往銀行年中攬儲收益會高一點,今年好像也沒有,4%以上算不錯了,5%以上幾乎見不著。”這段時間,市民陳女士走了幾家銀行,發現收益都不太理想,“最高能達到4.5%,一年,得20萬起步,還必須是新客才行,大部分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在4%以下。那我還不如買民營銀行的智能存款呢。”

與此同時,貨幣基金收益也不太給力,七日年化收益率降至2.5%以下。隨著收益下滑,投資者也“用腳投票”,貨幣基金規模不斷縮小。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貨幣基金規模較去年年底減少了3500多億元,與去年9月底的高點相比,貨幣基金規模縮水超萬億元。

銀行理財收益并未上升

陳女士近期理財產品到期,本來打算趁著年中買個收益相對較高的產品,結果走了幾家銀行,發現大部分理財產品收益在4%以下,最高收益僅4.5%,而且購買起點金額要20萬元,還必須是第一次購買該行的理財才行。陳女士記得很清楚,去年年初,她還能找到4.5%以上的理財產品,但現在,這樣的理財產品幾乎絕跡了,更別說5%以上的產品了。而且,稍微好一點的產品,是要靠搶的。“前不久招行給我發短信,說有一個4.2%的產品,等我第二天去買,老早賣光了。”要是以前,4.2%的產品陳女士興趣并不大,但現在,這樣的產品也很少見了。

6月最后一周,銀行理財收益率有了抬升,但總體來看,銀行理財季末“翹尾”力度較小。據普益標準數據,上周(6月22日-28日),302家銀行共發行了2001款銀行理財產品,其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收益率為4.14%。

年中節點已過,受市場流動性寬松影響,銀行利率或將繼續下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盡管銀行理財產品收益一再下降,但仍然是大多數投資者的首選。對于穩健型投資者來說,可以選擇大額存單、中長期銀行理財產品等來鎖定利率,而且,在實際操作中,可通過多家銀行進行對比,找到較高收益的產品。“與國有控股行、股份行相比,在相同存款利率下,中小銀行吸收存款的能力相對更弱,中小銀行為了提升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就會發行利率較高的理財產品。”業內人士表示。

貨幣基金收益下行

除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低迷之外,貨幣基金收益率也一路下滑。比如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自去年的4%以上已降至目前不到2.5%。也就是說,之前一萬塊錢的貨幣基金每天能賺一塊多錢,現在只能賺六毛多了。

據融360數據顯示,今年1-5月,互聯網寶寶類產品平均收益率持續下行由3.0088%跌至2.4359%,雖然6月份有所回升,但當月平均收益率也只有2.4959%。直到6月最后一周(6月21日-27日)收益率開始發力,達到了2.56%,不過,在整體市場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狀態的情況下,年中時點過后,互聯網寶寶類產品收益率同樣面臨下調。

而上周貨幣基金收益率最高的是基金系的諾安現金寶,達到了3.79%,其次是第三方支付的騰訊理財通余額+、零錢通和京東小金庫,收益率均達到了3.42%,融通基金的融通現金寶和天天基金網的活期寶,收益均為3.33%,微眾銀行的微眾銀行活期+、中信銀行的薪金寶、北京農商銀行的鳳凰寶和江蘇銀行的開鑫盈等4只銀行系寶寶產品,收益均在3%以上,躋身前十名。

業內人士認為,相對而言,在各類互聯網寶寶產品中,銀行系寶寶收益率更具優勢,投資者可優先考慮。以6月最后一周為例,銀行系寶寶平均收益率為2.59%,基金系、第三方支付系、代銷系寶寶類平均收益率則分別為2.56%、2.52%、2.51%。此外,在選擇互聯網寶寶類產品時,最好結合中長期收益率一起參考,短期內收益突然飆升的產品,其收益往往不具有持續性。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