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基金 > 正文

外商設立獨資公募基金提前至2020年 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有望明年誕生

2019-07-23 15:31:08來源:中國基金報

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宣布了11條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其中與基金行業密切相...

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不斷加快。

7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宣布了11條金融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政策措施,其中與基金行業密切相關的是將外資持股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比例放寬至100%的時間由2021年提前至2020年。

首家外商獨資公募基金有望明年誕生

事實上,早在7月初,李克強總理就已透露過這一政策安排。今年7月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第十三屆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將原定的2021年取消證券、期貨、壽險外資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面向未來,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將堅定不移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致力于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

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問時也表示,近年來,證監會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2018年中國宣布將合資證券、基金管理和期貨公司的外資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三年后不再設限。目前,外資股比放寬至51%的政策已落實落地,證監會于2018年發布實施了《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和《外商投資期貨公司管理辦法》等管理規定,已先后核準設立4家外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不少外資機構對加大對華投資、參與中國資本市場建設發展表達了積極的意愿,開放政策效果和各方反應良好,為加快推進證券基金期貨行業對外開放創造了有利條件。

2002年12月27日,第一家中外合資基金公司——招商基金成立。而后,根據中國入世協議,入世三年后將外資入股基金公司比例限制由33%放寬至49%,這一時間點在2004年12月11日正式生效,國投瑞銀也在2005年成為首個外資持股達到49%的基金公司。這也意味著18年后,外資設立公募基金終將不受股權比例限制。

外資積極增持合資基金公司股權

自去年宣布提高外資持有公募基金股權比例上限以來,國外資管機構在中國積極布局。

近日,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發布股權變更公告,摩根士丹利國際控股公司持有基金公司全部股權的44%,晉升第一大股東。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也成為國內首家外資相對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

摩根大通也不落其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日前正式掛出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股權轉讓信息。作為第二大股東,摩根大通并未放棄上投摩根股權的優先受讓權,上投摩根基金也有望成為首家外資絕對控股基金公司。瑞銀集團此前也透露過調整國內合資基金公司持股比例的意愿。

此外,貝萊德、領航等多家海外資管巨頭也在等待內地公募基金牌照,并將內地視為不可錯過的萬億市場。

“公募基金很多先進理念也是當年通過合資基金公司向國外資產管理機構學習而來。展望未來,國外優秀的資管機構還有很多業內需要學習借鑒的地方,放開外資控股基金公司,使得本土資管機構與海外資管機構同臺競技,共同促進推動中國基金行業發展。”一位基金研究人士說。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