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基金 > 正文

嘉實基金健康行業:短期回調不改醫藥賽道長期價值 捕捉醫藥行業阿爾法關鍵

2020-09-22 11:31:15來源:中國網財經

雖然今年來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市場走勢跌宕起伏,但在結構性分化行情中公募基金專業優勢凸顯,年內權益基金平均收益大幅跑贏大盤。盤點股基...

雖然今年來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市場走勢跌宕起伏,但在結構性分化行情中公募基金專業優勢凸顯,年內權益基金平均收益大幅跑贏大盤。盤點股基TOP20排行榜上的基金經理,可以發現有不少麗人身影。

其中嘉實基金健康行業研究組組長顏媛管理的嘉實醫藥健康以超70%的收益率穩居前十。顏媛也是一枚具有學術理論與資本市場雙重背景的學霸基金經理,從武漢大學生物技術專業本科到北京大學生物物理學專業博士,從醫藥研究員、消費組組長到健康組組長,顏媛深耕醫藥、消費12年,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醫藥消費投資方法論。

Wind數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18日,嘉實醫藥健康自2017年12月4日成立以來便由顏媛管理,該基金成立以來回報率已達115.69%,年化回報達31.66%;今年來收益率達73.06%,在同期可比的410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高居第6名。

短期回調不改醫藥賽道長期價值

分析近期市場波動回調的原因,顏媛指出,貨幣仍然寬松,但是短期流動性邊際收緊,外部不確定性加大,且上半年以科技醫藥為代表的板塊相對有比較大的超額收益,短期遭遇了獲利回吐,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市場進入了盤整震蕩期,市場更多的向風格均衡的方向移動。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個好賽道、好公司。選擇一只基金,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陪我們一起變老。

但從長期看來,醫藥仍是值得長期堅守的賽道,顏媛對醫藥行業長期看好。因為從整個行業的長期發展來講,量和價都有很多提升的空間。量上,隨著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對于醫療方面需求的增長非常大,所以量是能夠看到一個持續的增長的。

價方面也有變化,一是因為人均收入,人均GDP已經達到了1萬美元,在人均GDP達到6000美金以上以后,可以看到醫療支出的占比會有持續的提升,中國目前的醫療支出占比和全球相比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所以看到中國人在收入水平提高以后對于健康的關注會持續的提升。新的治療手段和治療技術的出現也會帶來整個行業價值量的提升。

醫藥投資的樂趣:細分包羅萬象,有全市場商業模式的縮影

醫藥行業長期看是一個成長性行業,里面有很多結構性的機會。“這是一個產業鏈長,商業模式豐富多彩的大行業。粗略看,醫藥行業包含了至少十個左右的細分領域,整個市場里能夠看到各種商業模式,醫藥行業里都有它的縮影。”所以對于顏媛來講,如果要從醫藥跨到其他行業相對來講比較容易,因為她在醫藥行業里都見過了。比如有以產品驅動型的企業,營銷渠道驅動的企業,有制造成本領先的企業,或者是以連鎖擴張模式的企業,人力依賴型的企業也都有。

顏媛認為,醫藥行業里面有足夠多的投資機會,會接觸到不同的企業家,接觸不同類型的企業,在這里面做投資能夠有很多的樂趣。這是一個需求持續增長,技術不斷革新的行業,投資人需要持續自我進化才能做好投資。

捕捉醫藥行業阿爾法關鍵:深度研究+持續跟蹤+產業趨勢判斷

在顏媛看來,捕捉醫藥行業阿爾法關鍵點,在于要對企業深度的研究和跟蹤,這樣才能夠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機會,另外也需要對產業趨勢長期的判斷和認知,這樣才能抓得住產業未來的方向。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于自己已經有深入研究和前瞻判斷的東西,顏媛很少去看別人說了些什么。對賣方的報告會選擇性去看,但是更傾向于實地調研去獲取信息。

“只看企業的財務報表,有效信息的獲取相對有限,去實地調研,跟管理層有溝通和接觸以后,才會對這個人和這個企業有更深入的認知,當你對人有認知的時候,你會去了解他為什么在不同的時間點做出那樣的決策,所以我一般對于我沒有實地調研的公司,我投資會相對少一些。”這樣可能會錯失一些機會,但是也會避免很多風險。顏媛介紹,其投資的很多公司都是跟蹤了很多年,在企業上市之后,也持續跟蹤,當企業進入非常好的發展階段時,才會去投資。

10月12日,顏媛將攜手科技股投資專家張丹華重磅出基,帶來嘉實創新先鋒混合型基金,這是一只定位于以“創新”視角尋找投資機會的全市場基金,而“創新”主要的增長機會集中于大科技(科技+先進制造)與大醫藥(醫藥+消費),有科技專家和醫藥行家強強坐鎮,或許將呈現1+1>2的效果。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