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靈活性對政策收益至關重要 決策應集中控制債務

2018-05-11 13:13:06來源:太平洋財富網

經濟學家表示,中國決策者需要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更加警惕和果斷,并保持靈活性,以應對未來幾個月可能阻礙經濟增長的不確定因素。

從全球范圍來看,一些大型發達經濟體的貨幣政策正常化或全球金融危機后量化寬松的退出可能成為中國的主要不確定因素之一,需要高度謹慎的政策制定,旨在建立緩沖區和增強抵御能力,一批經濟學家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周四表示。

“但從歷史上看,市場動蕩經常伴隨著貨幣正常化,”IMF的中國高級代表Alfred Schipke說,“這需要謹慎審慎。”

他表示,近期美國債券收益率和美元走勢凸顯了這種不確定性,“考慮到其家庭和企業杠桿率高企,亞洲可能會受到重大影響”。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廣義貨幣供應或M2的急劇放緩以及信貸增長可能會損害宏觀經濟,但仍處于滯后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王永利呼吁對可能出現的經濟減弱的“警惕性”,例如多項財政緊縮政策同時生效,這可能會放大效應并抑制經濟增長動力。

“貨幣政策應該是靈活的,并且還有一個應對計劃來應對可能的經濟降溫,”他說。

3月份中國的M2增速放緩至8.2%,低于2月份的8.8%和1月份的8.6%。根據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以人民幣計價的新貸款在第一季度的擴張速度也較去年有所放緩。

2017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率僅為8.2%,遠低于12%的目標,也低于6.9%的GDP增長率和1.6%的消費者價格指數之和。

根據Wang的說法,中國習慣于將其M2年增長率目標設定為預期GDP增長率,CPI通脹指標以及通常為3%的調整因子的總和。

這是由于貨幣當局的金融去杠桿化導致的結果,但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據專家介紹。這是2018年的第一年,政府放棄M2目標作為實際經濟增長的監測。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周二發布了最新版本的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并預測“隨著金融,住房和財政緊縮措施的實施,2018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溫和到6.6%”。

該基金警告說,未來面臨風險和挑戰,包括全球金融形勢趨緊以及向內向政策轉變。

它說:“加強貨幣政策框架和中央銀行溝通可以加強預期的重要性,而匯率靈活性可以幫助隔離經濟體免受輸入性通貨膨脹的影響。” “決策者應該集中控制債務。”

責任編輯:孫知兵

相關熱詞: 集中控制 靈活性 至關重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