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增兩項專屬標準 新版重疾表指日可待 源頭控制賠付高企風險
繼3月重疾險疾病定義大修版本問世后,險企設計產品時的另一大依據——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也迎新。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2020版重疾表”)并在業內征求意見。與2013版相比,2020版重疾表新增了粵港澳大灣區多病種重疾表和兩種老年人代表性重疾經驗發生率參考表。那么,緣何新增兩項專屬重疾表標準?修訂后又會對產品價格產生怎樣的影響?
源頭控制賠付高企風險
近年來,健康險保費駛入快車道。數據顯示,一季度,健康險保費收入2641億元,同比增長21.6%,遠高于其他險種增速。不過,保費收入高速增長背后賠付率也不斷高企,其中,占據健康險份額六成的重疾險賠付風險更是不斷攀升。
“重疾險賠付增速高于保費增速的背后是費率厘定的問題。從精算角度來講,產品需要公平合理的定價,但是目前重疾險產品定價依據之一的重疾發生率表是十年前的數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
一般而言,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是按照保險合同約定的診斷標準而確認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通常會區分年齡、性別及其他影響發生率水平的因素,主要用于重大疾病保險產品的定價和準備金評估。目前,業內使用的重疾表是2013年由中國精算師協會編制的《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
朱俊生直言,隨著醫療技術的改進、新藥的研發上市以及人均壽命的延長等,都對重疾險的賠付造成了巨大壓力。從源頭上讓保險定價比較貼合實際情況,才能防范將來賠付高企的風險。中國精算師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醫學診療技術的發展和革新,我國的疾病譜及重疾發生率已發生較大變化,現有重疾表已經不能滿足保險行業發展和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需要。
對于2020版重疾表與此前有何不同,中國精算師協會表示,2020版重疾表對包含波動性調整因子、未來趨勢調整因子在內的風險邊際進行了科學、合理調整。同時,還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以定量分析為主的方式,科學、準確確定對發生率的影響。此外,也組織運用人工智能方面的新技術,開發了理賠文本自動清洗工具,實現了對賠案出險原因進行多層次精細分類與精準識別。
擬增老年人等專屬標準
2020版重疾表最大的變化是新增兩項專屬標準。具體來看,新編制了新重疾定義下的粵港澳大灣區多病種重疾表及兩種老年人代表性重疾經驗發生率參考表。對此,中國社科院保險與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前者能夠促進內地公司開發針對粵港澳大灣區群體的重疾險,并相對提升保單的價格及綜合競爭力,從而能支持粵港澳大灣區保險市場的發展,也促進更多內地公司開發港澳市場。
“中國老年人群體的占比不斷提高,而一些重疾的發生率在老年與中青年人群之間的差別很大,所以后者能促進針對老年人的重疾險的豐富和發展,對于老齡事業和保險業均是有利的。”王向楠補充道。
事實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近年來,保險業積極加大對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研究,銀保監會也積極引導保險公司加強老年人保險產品供給,加大保障和理賠力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老年人專屬保險產品162款,包括健康險111款、意外險40款、人壽保險7款、年金保險4款。
對此,某壽險公司相關負責人也認為,一直以來,市場針對60歲以上老人的保險產品呼聲較高。此次2020版重疾表編制了兩種老年人代表性重疾經驗發生率參考表,可有效解決老年人專屬保險產品的定價難題,從而進一步滿足老年人健康保障需求。
除了新增粵港澳大灣區、老年人專屬標準外,2020版重疾表還編制了全國范圍的新重疾定義下的2020版重疾表、數據更新的2007版重疾表。同時,形成了數據收集、校驗、理賠病理等重疾數據信息標準,并形成了《2020年版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編制報告》。
中國精算師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版重疾表可推動風險細分及產品創新,增強市場活力和效率,提升行業整體競爭力。同時,通過提升產品定價的精準度,為消費者提供更加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保障需要。
研究動態修訂機制
市場更為關心的是,重疾表修訂后,將對產品價格產生哪些影響?對此,中國精算師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重疾險產品的價格水平主要由市場供給和需求決定。“具體而言,重疾險產品價格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利率、費用率、風險發生率等。本次重疾表修訂在曲線形態和發生率水平上較現行重疾表均發生了一定變化,特別是對風險邊際進行了科學優化,有利于促進重疾險產品的定價更加科學合理。”該人士補充道。
王向楠也分析,重疾表是各類重疾險定價的基礎。對于發生率上升的重疾,其對應的費率會上升,對于發生率下降的重疾,其對應的費率會下降。對價格升降的影響在不同保障類型之間、不同年齡和性別的投保人群之間以及不同公司之間應具體分析。
那么,針對市場較為關心的甲狀腺癌定義調整會否對惡性腫瘤發生率產生影響,上述中國精算師協會負責人表示,整體上看,2020版重疾表發生率水平除了受到定義調整影響外,還與基礎粗率水平變化、波動性調整、修勻外推和未來趨勢調整等多個環節有關。
該人士解釋道,“目前正在向行業征求意見的新重疾定義調整的主要變化之一是對惡性腫瘤區分成輕度、重度兩類,將原屬于惡性腫瘤TNM分期為T1N0M0期或更輕分期的乳頭狀或濾泡狀甲狀腺癌劃歸為輕度惡性腫瘤,這一變化會使得嚴重惡性腫瘤的發生率下降,而輕度惡性腫瘤的發生率有所提高,同時,我們也發現近年來惡性腫瘤發生率本身呈現一定的自然經驗惡化趨勢。從經驗分析結果來看,嚴重惡性腫瘤在20-45歲年齡段的發生率降低,而高年齡段的發生率有所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2020版重疾表征求意見僅是開始。上述人士還透露,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2020版重疾表,做好2020版重疾表的評審、發布和實施等相關工作,并研究完善重疾表動態修訂的工作機制。此外,據了解,銀保監會就如何規范使用2020版重疾表起草了相關文件,目前也正在向行業征求意見。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