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調查】2021“大起大落”之后,鋼鐵行業將“何去何從”?
新華財經石家莊12月15日電(記者劉桃熊)“大起大落”“供需雙減”“‘雙碳’目標”,2021年鋼鐵行業圍繞這些關鍵詞即將落下帷幕。經歷2021年,鋼鐵行業處在怎樣的歷史坐標?未來又將“何去何從”?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鋼鐵行業“極不平凡”的一年
“極不平凡”“大變局”“波瀾壯闊”“大起大落”……談及2021年鋼鐵行業形勢,記者在采訪中多次聽到這些形容詞。
從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來看可見一斑。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1-11月進口鐵礦石平均價格169.9美元/噸,同比上漲64.5%;鋼價大幅波動,由年初肆意上漲到現在持續回落,1-11月,鋼材平均價格指數142.96點,同比上漲37.67%;粗鋼日產量4月份達到歷史新高326.17萬噸后連續6個月環比下降,預計全年我國粗鋼產量10.2億噸左右,同比下降4-5%。
“2021年對鋼鐵行業來講,絕對可以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來形容。”河北唐宋大數據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雷認為。2021年是行業十四五開局之年,是高質量發展重要一年,也是低碳發展的元年。從市場角度看,2021年是黑色系各商品價格創出歷史新高的一年,是宏觀年、政策年、市場年,也是跌宕起伏,大開大合的一年,很多境況超出行業的經驗和預期。
“今年是鋼鐵行業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屈秀麗說,一是國家產業政策發生重大調整,實行“產能產量”雙控,取消鋼材出口退稅,“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出;二是超低排放改造、能耗“雙控”考核嚴格,生產要素保障出現困難;三是國內外市場波動大、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漲跌,市場環境復雜。
業內人士還普遍認為,2021年是鋼鐵行業的轉折年。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是中國鋼鐵行業發展的黃金期,我國從改革開放之初年粗鋼產量3000多萬噸到2020年10億多噸,走出了波瀾壯闊的增長周期。而2021年的鋼鐵行業出現供需雙減問題,或許不是暫時的市場矛盾,可能意味著歷史大周期的更迭。
“雙碳”是行業的新命題、新挑戰
“雙碳”是目前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鋼鐵行業必須要回答的時代考題。在我國31個制造業門類中,鋼鐵行業碳排放量最大,約占全國的15%,減排任務艱巨,面臨巨大挑戰,如何科學減碳考驗行業智慧。
“雙碳是擺在行業面前的新命題、新挑戰,要想實現‘雙碳’目標必須在降產量和提高短流程電爐鋼比例上做文章。”全聯冶金商會創會名譽會長趙喜子認為,如我國2060年產量控制在6億噸,電爐鋼比例上升到40%,可年減少碳排放13億噸,加之工藝流程再造、能源結構再造等舉措才可趨近碳中和目標。
“在雙碳背景下,鋼鐵行業傳統的發展方式已不適應低碳發展需要,必須進行深度變革。”世界鋼鐵協會主席、河鋼集團董事長于勇說,當前,關于鋼鐵行業未來發展路徑的研究有很多,但鋼鐵行業要真正實現碳中和,必須通過能源結構創新、工藝結構創新和材料技術創新來實現。能源結構創新可從源頭上解決碳排放問題,工藝結構創新從源頭上降低煤炭消耗,材料技術創新從全生命周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
業內普遍認為氫能應用是鋼鐵行業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無論是從能源結構創新還是工藝結構創新角度說,氫冶金技術應用將帶來傳統鋼鐵冶金技術的革命性變革,因此實現減排目標對氫的需求巨大,預計2050年全球鋼鐵工業每年需要2300萬噸氫,不過新一代氫冶金技術剛剛起步,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國作為世界鋼鐵工業的重要力量,在減碳降排路上已邁出實質性步伐。鋼鐵企業對碳達峰碳中和認識不斷加強;寶武集團、河鋼集團等多家企業明確了碳中和目標;鋼鐵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碳中和技術路線圖基本成型。
“但我國鋼鐵行業也面臨一些現實問題。”世界鋼鐵協會北京首席代表鐘紹良介紹,例如粗放型鋼鐵消費習慣,導致一些不必要的用鋼需求;廢鋼資源量大,但受品質、物流制約;企業集中度不夠,技術研發資源不集中,人才不足,創新性不高;知識產權保護不夠,政策支持不足,先行者沒有動力,后進者沒有壓力。
行業面臨多重壓力 須堅持高質量發展
在經歷極不平凡的一年之后,當前鋼鐵行業處在怎樣的歷史方位?明年走勢如何?未來又將走向何處?在多位專業人士看來,鋼鐵行業面臨包括碳約束在內的多重挑戰,下行壓力加大,堅持高質量發展是必然選擇。
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定調2022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上,強調“穩字當頭、穩中有進”,保證供需平穩也是鋼鐵行業2022年的重要任務。
“隨著我國經濟逐步恢復常態,鋼材需求有望保持平穩,但很難有大的增長,受環保和低碳制約,鋼鐵生產也缺乏大幅增長的基礎;受國家政策和國際貿易形勢約束,我國鋼材出口將呈減量態勢;原燃材料價格高位,雙碳資金投入和運行成本進一步增加,工業用電價格將明顯上漲,企業成本壓力持續加大,在需求相對平穩的情況下,鋼材價格難以大幅上漲,企業效益面臨下降風險。”屈秀麗分析認為。
熔冶鋼鐵工業研究院首席專家王連忠介紹說,通過數據測算,2022年鋼鐵總產量高位波動總趨勢沒有改變,預計在10億噸水平線上下波動,價格和2021年持平或偏弱,2022年一季度初和四季度初或出現下行趨勢,同時受制于減碳工作帶來的成本增加、原材料價格的不確定性,明年鋼材利潤預計將大幅減少。
“我個人對未來幾年市場周期有著不樂觀的預期。”宋雷說,未來幾年,鋼鐵市場極有可能步入震蕩下行周期。與2013年至2015年供給增加矛盾引發的市場危機不同,這一次是真正的供需雙減的市場危機。
據介紹,過去40多年鋼鐵行業高速發展的推動力,來自中國大規模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過程,而這一進程對鋼鐵行業的支撐作用正在邊際遞減。鋼鐵行業高歌猛進的增量型發展周期將轉為存量周期,疊加低碳周期加速到來,必然帶來供需雙減,行業競爭將會加劇,行業會發生重大改變,面臨一波較大洗牌。
“進入新發展階段,鋼鐵行業必須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屈秀麗說,行業應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構建以滿足國內市場為主,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完)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世界動態:商務部:2022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2023-01-18
- 天天訊息:又創紀錄!北向資金本月凈買入升2023-01-18
- 關注:同濟大學教授黃運成:2022年科創板新2023-01-18
- 【天天時快訊】今天將有大動作?市場步步緊2023-01-18
- 新奧集團:數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氣2023-01-18
- 視燈指數 2022 年度視頻號發展白皮書發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個人小額借貸,認準微眾銀行的小額2023-01-18
- 【天天聚看點】周大生接待38位機構投資者調2023-01-18
- 當前簡訊:建發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換股,A股2023-01-18
- 順網科技: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57.28萬元,2023-01-18
- 環球消息!63億“抄底”紅星美凱龍,建發股2023-01-18
- 博時基金:把握“六新”投資方向 布局資產2023-01-18
- 國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2023-01-18
- 養元飲品:與“兔”共舞再推力作 攜手G6662023-01-18
- 佰維存儲: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行業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訊:君實生物:將于近期與監管部門溝2023-01-18
- 深耕麻辣燙賽道,楊國福堅持品質創新,推動2023-01-18
- 海南發展: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38.09萬元,2023-01-18
- 數碼視訊: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69.84萬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積分大派兌 這2023-01-18
- 易事特重組方案被深交所關注 要求說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熱點:強勢反彈近三個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時快訊】節前黃金消費暖意濃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熱點:A股資本舉牌鏡像:出手頻次降2023-01-18
- 年關將至“囤金潮”來襲 黃金珠寶股表現強2023-01-18
- 環球要聞:東土科技:1月17日獲融資買入4272023-01-18
- 【世界熱聞】太陽能: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12023-01-18
- 深圳機場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稅店2023-01-18
- 集采開標 種植牙費用有望降低一半2023-01-18
精彩推薦
- 世界動態:商務部:2022年全國實際使用外...
- 【天天時快訊】今天將有大動作?市場步...
- 當前簡訊:建發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換股,A...
- 環球消息!63億“抄底”紅星美凱龍,建發...
- 國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
- 環球短訊!甘李藥業(603087)1月17日主...
- 我國建筑市場發展將轉向“寬進、嚴管、...
- 今日要聞!好口碑、硬實力,“華僑城團圓...
- 人口開始負增長,房價終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訊:碧桂園6.25億美元優先票據...
- 深圳擬不再安排建設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資訊丨人口步入負增長時代 統計...
- 全球快訊:華僑城A:2022年度合同銷售額552.7億元
- 天天要聞:王健林將萬達酒店65.04%股權...
- 天天快看:統計局局長康義:房地產市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