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財經分析】“快遞進村”可持續性何解?專家:“共享共配+商業化”或成答案

2022-01-16 10:41:44來源: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1月16日電(記者 李唐寧)2021年我國“快遞進村”工作取得巨大進展,農村地區收投快遞包裹總量達370億件,“快遞進村”比例超過80%。但也要承認的是,目前農村快遞服務集約程度低,企業間還未廣泛形成可持續的、有自我造血能力和內生動力的共享共建的機制,仍存在快遞物流企業網點重復建設、信息共享難、資源不互補等問題。

專家建議,相關地區和部門可采用支持共配站點建設、補貼相關運營成本等舉措,打造快遞進村的良好市場環境,采用公開公正的方式鼓勵各方主體開展合作,推動快遞企業以自愿方式進行多種形式的整合。

“快遞進村”成績斐然

在近日舉行的2022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上,國家郵政局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085億件,“快遞進村”比例超過80%,蘇浙滬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農村地區收投快遞包裹總量達370億件,帶動農產品出村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進村超1.85萬億元。

新華財經記者從國家郵政局了解到,2022年,快遞“進村”工程將深入實施,推動地方出臺農村寄遞物流體系建設落實政策,并將開展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示范,建設100個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和300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

從各家郵政快遞企業情況看,目前,中國郵政擁有20萬個村郵站的實體渠道,已在全國55.6萬個建制村實現“村村直接通郵”。中國郵政主要以“郵快合作”方式推進“快遞進村”,采取代投、代運、代收等多種模式與民營快遞企業開展“郵快合作”。

菜鳥網絡2018年起聯合申通、中通、韻達啟動農村快遞物流智慧共配項目,該項目以“快遞共配體系+農產品上行供應鏈”為主要內容,在人員、場地、系統、服務等層面打通,實行快遞分揀、包裹運配、末端站點、服務標準和信息系統“五統一”的快遞共配。記者日前從菜鳥網絡了解到,根據公司快遞進村“千縣萬村”計劃,菜鳥將在三年內新建縣級共配中心800個,村級站點8.5萬個,農產品上行產地倉22個,并計劃投入10億元專項資金對農村服務站進行數字化、商業化改造。

中通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成立專門部門負責快遞進村工作,制定實施快遞進村激勵政策,根據進村難度不同制定相對應的補貼派費標準。2021年至今,中通網絡鄉鎮覆蓋率提升至93.3%,新增覆蓋建制村超過1.1萬個。

盈利能力和可持續性仍是難點

過去一年間,快遞進村工作取得了明顯進展,但也要承認的是,目前農村快遞服務集約程度低,各類資源還未形成共享共建的機制,尤其是業務標準化程度低、快遞企業資源分散,仍存在快遞物流企業網點重復建設、信息共享難、資源不互補等問題。

“單一快遞品牌企業進村設點往往面臨入不敷出、可持續經營能力弱的問題。”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歐陽俊對新華財經記者表示,一方面,“快遞進村”的市場主體是快遞企業,因為農村快遞價格與成本普遍倒掛,使得快遞公司出于盈利考慮對進村設點意愿不強,或者設了網點后因為經營虧損而又不得不撤點,或者還在運營中的村級網點因為營利能力不足而只能勉強維持。

“對快遞進村而言,盈利能力和可持續性才是關鍵。”某通達系快遞企業一位華中地區縣級網點負責人告訴新華財經記者:“有的快遞公司可以說在靠政府補貼以解決進村任務,事實上缺乏自生動力。只有結合快遞共配才能實現盡可能的成本壓縮,但其實在多家快遞公司合作的共配經營中,哪家占主導,利益如何分配等都是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對此有專家進一步提出,目前業內對郵政普遍服務的公共屬性和快遞進村服務的市場屬性區別還不夠明確,簡單套用推進“村村通郵”的政策,政府或難以承擔起快遞進村的成本或補貼。

專家建議推廣“共配項目+商業化”發展模式

在這一方面,2021年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組織力量,先后奔赴10個省市16個縣48個村現場調研,就政策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就面臨的困難和好的經驗進行總結,形成了《2021年“快遞進村”發展報告》。報告認為,相關地區和部門要維護“快遞進村”服務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采用支持共配站點建設、補貼相關運營成本等多種舉措打造快遞進村的良好市場環境,采用公開公正的方式鼓勵各方主體開展合作、推動快遞企業以自愿方式進行多種形式的整合。

目前,業內主流的共同配送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空間上的集中,各個快遞品牌在同一個分揀場所內獨立操作,快遞信息并不聯通;第二種是打通不同品牌快遞之間的信息,進行統一讀取和錄入。無疑后一種能大幅提升效率,真正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在后一種快遞“共享共配”模式中,菜鳥支持建立的“共配項目+商業化”發展模式是成功案例。據悉,菜鳥已經形成縣-鄉鎮-村三級物流網絡,模式可復制、可推廣。具體而言,一是在縣域建立快遞共配中心,不同品牌快遞企業入駐,共享場地、人員、分揀設備和技術系統,不同品牌快遞包裹面單信息混掃、混派,快遞包裹處理場地、流水線集中統一,統一配送,形成規模化、體系化的集約運營。二是在鄉鎮和村一級建立快遞共配站點,不同品牌快遞包裹統一派送。共配中心和共配站點共同組成農村的共配末端網絡。

不僅如此,在菜鳥的引導扶持下,各地的鄉鎮和村級共配站點在提供快遞寄取服務之外,還積極拓展其他商業功能,促進網點收件和寄件人流量向商流轉化,在網點實現二次消費。通過商業疊加服務,共配站點收入明顯提高,同時也創造出更多的就業機會。

“快遞共配有效地解決單一快遞企業在村一級配送訂單頻次低、平均配送成本高的問題。未來進村成本降低了,快遞進村會更可持續。”歐陽俊說。

關鍵詞: 持續性 進村 快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