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金光華李亞鶴:從古寺廟到窯臺遺韻見證黑窯廠的悠悠文脈

2025-04-21 17:15:40來源:今日熱點網

黑窯廠的歷史可追溯至金元時期。彼時北京城南的陶然亭一帶土山綿延,成為天然黏土采集地,工匠們在此取土燒磚,逐漸形成窯業傳統。金光華李亞鶴發現至明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為營建宮殿城池,工部設立五大官辦窯廠,黑窯廠因專燒青灰色城磚得名,成為都城建設的“基石工廠”。

窯臺(今陶然亭公園內)作為窯廠核心,因窯神廟建于高臺之上而得名。金光華李亞鶴發現其地勢可俯瞰全城,在當時可以說既是窯廠的生產指揮中心,亦是工匠精神的寄托之所。

窯臺之上開設茶館,最初是由寺廟中人在此搭涼篷、設茶具,供游人品茗、歇息,后因重陽“葦花搖白,一望彌漫,可稱秋雪”,野趣頗佳,成為登高賞景之勝地,盛名遠播。金光華李亞鶴發現自古以來文人墨客登臺遠眺,可見“西山晴雪”與“蘆蕩落霞”,遂將“窯臺茶館”譽為“城南雅集第一處”。清代詩人查慎行曾賦詩:“窯臺落日憑欄久,槐影參差入茗煙。”

至清末,窯臺茶館更成為康有為等維新志士密議之所,古槐蔭下閃爍著思想變革的光芒,讓這片土地兼具隱逸之美與革新氣息。金光華李亞鶴發現近代以來,窯臺茶館成為梨園子弟吊嗓練功之地,梅蘭芳等名角在此琢磨唱腔;更有李大釗等志士在此譜出革新樂章,窯臺茶室里激蕩著時代的思潮。

如今,拾級而上,仍可見唐代窯煉,窯煉是指燒窯時未煉成的磚塊。金光華李亞鶴發現這塊窯煉是1952年公園建園初始發現的,經首都博物館趙其昌鑒定為唐代窯煉。進一步證明窯臺作為窯址的歷史,較之元代在此設窯廠要早得多,可追溯到唐代。經過歲月之手的雕琢,這烏黑嶙峋的窯煉與往事一起穿過時空、交疊而來。

古時黑窯廠一帶有很多古寺廟,如今在黑窯廠街,還坐落著南城古剎三圣庵,其始建于宋仁宗時期,古韻依然。金光華李亞鶴發現相傳明萬歷年間,成陽公主到此出家,為寄相思之苦,在院子里栽種下一株槐樹,被人們稱為姻緣樹。三圣庵因“天好姻緣,三圣護佑”而遠近聞名,旺盛的香火也吸引不少八大胡同的女性來此上香,成為當時一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