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外資持有美債規模縮減超2000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周三(11月16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海外投資者(以下簡稱“外資”)2022年9月持有美國國債(以下簡稱“美債”)總規模環比大幅縮減2121億美元,至72969億美元,創年內新低。
(相關資料圖)
報告顯示,美債前兩大“債主”在9月均選擇拋售美債,其中,日本所持美債大幅縮減796億美元至11998億美元,倉位已經連續第三個月下降;中國當月所持美債規模減少382億美元,倉位回落至9336億美元。
市場觀點稱,隨著美國的借貸成本繼續飆升、美元指數走強和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預期更近,預示著美債收益率將會持續保持高位,并影響包括日本央行在內的機構對美國債券的新一輪押注和定價。而9月美債的走勢顯示,10年期美債收益率累計大漲68BPs,也印證了主要“債主”的拋售行為。
日本繼續拋售美債,年內累計減持1838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34個國家和地區中有25個在9月份減持美債,海外投資者累計減倉幅度為2121億美元,結束此前兩個月的連續增持態勢。截至2022年9月末,外資持有美債倉位下挫至72969億美元,其中,有51.27%為各國/地區官方持有,而在官方持倉配比方面,中長期美債占比94.12%。
據新華財經統計,今年前9個月,外資凈減持美債4507億美元,海外投資者在2月和6-8月增持美債,其中2月份增持規模為519億美元,其他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持,4月減持額達到1583億美元,9月減持規模更是超過2000億美元。
具體來看,前十大美國海外“債主”中,9月僅有英國和比利時選擇增持。其中,英國延續加倉勢頭,近3個月累計增持479億美元美債;當月比利時增持最為顯著,加倉372億美元,使得持倉規模一舉升破3000億美元,達到3251億美元,持倉排名也從第七位晉升為第四位。
對于英國持續的加倉行為,回顧9月的英國央行舉措和英債市場不難得出解釋:英國央行大步跨入全球緊縮浪潮。在9月22日如期宣布加息50個基點之后,又在9月23日打開債務發行“水龍頭”,時任首相特拉斯公布其經濟計劃,其中新增發債規模遠超此前計劃,英國央行同時宣布開始積極出售英國國債,主動量化緊縮(QT)。這一系列舉措令英國本地與海外投資者措手不及,一度引發了持續近兩周的英債拋售潮。
受此影響,美債吸引力相對英國國債再度上升,英國投資者也選擇在資產方面“棄英投美”,在投資者不得不尋求新的配置選項背景下,美債繼續“坐收漁利”。
反觀9月份的減持陣營,日本、中國大陸、瑞士、愛爾蘭等8個國家/地區均在列,這八大“債主”累計減持總規模達到1802億美元。
其中,中國大陸9月減持382億美元美債,暫停此前兩個月的小幅增倉,本次減持幅度也達到年內最高水平,今年累計減持1351億美元美債。中國大陸的最新美債倉位是9336億美元,達到2010年6月以來新低,并連續5個月持倉低于1萬億美元。
另據新華財經統計,中國大陸持有美債規模的歷史最高點為2013年11月,當時達到了1.32萬億美元。相較于2013年的峰值,截至2022年9月末,中國大陸已經累計減持約3864億美元美債。
同時,作為美債第一大持有國,日本9月凈減持796億美元美債,為連續第三個月減持,總持倉進一步降至11202億美元。因日、美兩國貨幣政策大相徑庭,日本投資者在今年多數時間選擇拋售美債資產。結合既往TIC數據,今年前9個月,日本累計減持美債規模為1838億美元。
分析認為,日本的大幅拋售行為值得市場關注。美國通貨膨脹正處于近40年來的最高水平,美聯儲只能不斷加息以遏制通貨膨脹,受此影響,在日美貨幣政策嚴重背離的背景下,日元兌美元持續貶值,促使日本買家為外匯套利而拋售美元資產。
另一方面的佐證是,日本官方披露的國內投資者在9月拋售海外債券的規模較大。據日本財務省最新國際證券交易月度報告,9月,日本投資者減持海外中長期債券27776億日元,增持短期債券1361億日元,累計凈減持海外債券26415億日元。
此前,三菱日聯金融集團表示,日本市場目前正在拋售美債,并可能會推遲購買美債。但現在美聯儲還幾乎沒有顯示出從其加息立場上明確退縮的跡象,這將給日本央行捍衛日元和堅持其日債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帶來更大的壓力。
另據日本財務省10月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日本拋售美債置換美元以購入日元的力度非常猛烈,使得日本9月份外儲至少減少了540億美元至1.24萬億美元,創有記錄以來單月最大降幅,且為連續2個月下降。數據顯示,日本央行僅在9月22日和10月2日的兩次干預中就消耗了5.8萬億日元(405億美元)。對此,日本財務大臣解釋,外匯干預是外儲下降的一個因素。
9月美債收益率繼續攀升,通脹超預期引發空頭情緒集中釋放
由于TIC報告存在時滯性,最新的美債持倉數據對應的是9月份的市場變化。當月重要節點是8月通脹數據的發布和美聯儲議息會議結果,當時美聯儲大幅上調政策利率終點水平,疊加PMI數據顯示經濟韌性仍存,再度推升了美聯儲激進加息預期。當月,美聯儲官員還不斷重申美聯儲加息決心以及當時緊縮路徑的合理性,進而助推美債利率“節節攀升”。
行情數據顯示,10年期美債收益率9月累計大漲68BPs左右,月度表現持續低迷。按階段來看,9月中旬,市場迎來了8月通脹數據的沖擊,盡管市場已經提前做好“見頂”準備,當月的CPI數據仍然高出預期。受此影響,美債各期限收益率漲幅當時紛紛超過10BPs,2年期美債收益率一舉升破3.7%關口。
市場觀點稱,連續幾個月的通脹反復行情所積攢的空頭情緒在9月中旬集中釋放,機構開始大幅提前交易激進加息預期,疊加美聯儲縮表的影響逐步顯現,9月美債收益率形成了新一輪上行。
2022年以來,通貨膨脹倒逼美聯儲加息縮表,不得不以犧牲經濟發展來遏制高通脹,而這高通脹的根源又來自于美聯儲在疫情發生后持續性的量化寬松助推物價,以及“直升機撒錢”模式下居民就業意愿下降導致勞動力成本快速上漲等狀況。
遏制近四十年來最高的通脹是美聯儲當下的首要任務,這是市場的共識。不過,對于通脹風險性程度的定義,將決定美聯儲的加息進度,正因如此,機構試圖從多角度佐證通脹現狀并預測未來的政策動向。
美銀分析師指出,到2023年第一季度,美聯儲政策利率、美債收益率都可能升至4.3%-5%的區間,這表明,美債存在繼續被大幅拋售的預期,流動性減少、波動性增加,處于廣泛的清算模式。
從存量的角度來看,美國債務時鐘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7日,美國未償還公共債務總額為31.284萬億美元,近一個月內增加了1330億美元。在美國自身負債累累的情況下,美聯儲的不斷加息,正在使美國高達31萬億美元的國家債務利息成本增加。據彼得森基金會預計,這至少將增加1萬億美元的借貸成本。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表示:“積極的抗通脹措施正在放緩全球經濟增長,形勢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好轉。預計各國央行將繼續提高利率,以冷卻通脹。這反過來又會使GDP增長幾乎停滯,至少在主要商品等價格出現下降跡象之前都會是這樣。”
荷蘭國際集團(ING)全球市場主管克里斯?特納(Chris Turner)也表示:“各國央行仍完全關注通脹和加息,即使這意味著引發衰退。”
2022大宗商品年報出爐在即!歡迎搶鮮品讀!
報告聚焦鋼材、煤焦、鐵礦石、不銹鋼新材料、鐵合金、廢鋼、有色金屬、建筑材料、農產品等9大品種,由上海鋼聯100多位資深分析師傾力打造,深度剖析100余條細分產業鏈長周期數據,囊括行業熱點、宏觀政策等全方位解讀,涵蓋價格價差、成本利潤、產能產量、庫存、資源流向、區域供需平衡、市場競爭格局等基本面分析……
點擊鏈接了解更多:點擊查看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9月外資持有美債規模縮減超2000億美元2022-11-17
- 商務部:前10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42022-11-17
- 恒昌匯財蟬聯“金貝獎——2022卓越競爭力財2022-11-17
- 天天頭條:知情人士:已有多家游戲公司成為2022-11-17
- 【新要聞】【環球財經】日經225指數11月172022-11-17
- 兒童補鈣吃什么鈣片好?金丐醋酸鈣顆粒眾多2022-11-17
- 【新華500】新華500指數(989001)11月17日跌0.33%2022-11-17
- 收評:滬指探底回升跌0.15% 信創、醫藥板2022-11-17
- 熱訊:科創50指數上漲0.5% 軟件股及半導體2022-11-17
- 焦點速看:公司前線|星湖科技新增“新冠治2022-11-17
- 精選!央行:10月新發個人住房貸款利率4.3%,2022-11-17
- 龍湖20億元中期票據完成注冊,擬用于項目建2022-11-17
- 環球時訊:【盈喜】鼎億集團投資(00508.HK)2022-11-17
- 【異動股】醫藥商業板塊拉升,第一醫藥(6002022-11-17
- 云南城投掛牌轉讓14家企業股權受讓方浮現2022-11-17
- 聚焦:【異動股】雞肉概念板塊拉升,華統股2022-11-17
- *ST亞聯11月17日主力資金大幅流入2022-11-17
- 【環球速看料】莎莎(00178.HK)中期虧損收窄2022-11-17
- 環球即時:多城二手房在售量為何持續走高?2022-11-17
- 當前信息:【異動股】毛發醫療板塊拉升,康2022-11-17
- 環球關注:網易回應與暴雪“分手”:暴雪先2022-11-17
- 葵花藥業總裁關一堅持企業初心,實現企業進2022-11-17
- 歐科云鏈持續創新保障鏈上安全 鏈上天眼打2022-11-17
- 京品優采:面向全國招代理商項目合伙人 共2022-11-17
- HyperPOS加持 XPay打造多元化數字貨幣支付設施2022-11-17
- 世界今熱點:逆戰歌詞(游戲燃曲除了逆戰還2022-11-17
- 【全球快播報】你的婚禮簡介(《不要忘記我2022-11-17
- 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 香港優質券商蓄勢待2022-11-17
- 退役飛機的用途,航鐵集團告訴你2022-11-17
- 坤元基金7家合作伙伴榮登2022“英華獎”、2022-11-17
精彩推薦
- 9月外資持有美債規模縮減超2000億美元
- 商務部:前10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
- 精選!央行:10月新發個人住房貸款利率4....
- 龍湖20億元中期票據完成注冊,擬用于項目...
- 環球時訊:【盈喜】鼎億集團投資(00508....
- 【異動股】醫藥商業板塊拉升,第一醫藥(...
- 云南城投掛牌轉讓14家企業股權受讓方浮現
- 聚焦:【異動股】雞肉概念板塊拉升,華...
- 【環球速看料】莎莎(00178.HK)中期虧損...
- 環球即時:多城二手房在售量為何持續走高?
- 當前信息:【異動股】毛發醫療板塊拉升...
- 環球關注:網易回應與暴雪“分手”:暴雪...
- 環球微資訊!普陽鋼鐵擬投資86.6億實施...
- 生態環境部蔡俊:公示只是起點,要繼續...
- 北京市61個重點文旅項目亮相,總投資超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