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有了升級版 標志其準備開啟或關閉
《細胞》雜志9日在線發表的一篇論文表示,美國懷特黑德研究所喬納森·魏斯曼等人設計了一種名為CRISPRoff的新基因編輯技術,可以在不改變DN
2021-04-12 14:47:22 -
人工智能從“大煉模型”到“煉大模型” 已啟動4個大模型開發
人工智能可以分為幾個發展階段:基于數據的互聯網時代、基于算力的云計算時代,以及接下來可能將進入的基于模型的AI時代,這相當于把數據提
2021-04-12 14:43:56 -
云南天文臺發現罕見雙星演化脈動天體 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美國天文學報》上
記者11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了解到,該臺研究人員發現并驗證了一顆脈動周期快速減小的天琴RR型變星——大熊座AX,其脈動周期變化率數值
2021-04-12 14:42:52 -
科學家找出細胞間物質運輸通道 覆蓋在組織和器官的表面
在多細胞生物中,細胞相互連接,形成細胞層,覆蓋在組織和器官的表面,并在體內形成獨立的結構。例如,皮膚在整個機體周圍形成了一層保護層
2021-04-09 16:02:45 -
迄今最精確測量結果揭示繆子行為異常 為新物理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證據
在美國費米實驗室進行的繆子反常磁矩實驗顯示,繆子的行為與標準模型理論預測不相符!記者8日從上海交通大學繆子物理團隊帶頭人李亮教授處獲
2021-04-09 15:55:38 -
通信設施補短板 智慧農業、智慧物流等數字化轉型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農村及偏遠地區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當前,全國行政村通光纖和4G比例均達98%以上,農村互聯網普及率明顯提
2021-04-09 15:53:48 -
人臉識別技術濫用:保護好你我的“人臉”安全 非法采集隱患大
手機解鎖、身份驗證、上班打卡……人臉識別技術近年在人們生活和工作場景中大放異彩,與此同時,技術應用過程中涉及的用戶隱私、信息保護問
2021-04-09 15:52:23 -
二倍體糧食作物黑麥基因組圖譜繪成 相關論文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遺傳學》上發麥
目前世界上二倍體糧食作物中最復雜的黑麥基因組的高質量精細物理圖譜,由河南農業大學科研團隊牽頭繪制完成。相關論文在最新一期的國際學術
2021-04-09 15:46:55 -
打造“數字三農”亮麗風景“浙”里有妙招 公交“一碼通”全覆蓋
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數字三農專班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全省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總計90%的縣(市、區)互聯網普及率在80%
2021-04-09 15:44:05 -
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進入第29月晝工作期 計劃開展4項工作
據國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于4月6日21時43分和3時54分結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喚醒,進入第29月晝工作期。
2021-04-07 14:34:51 -
安徽將建量子計算芯片聯合實驗室 對加快應用落地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近日,合肥本源量子計算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合肥晶合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量子計算芯片聯合實驗室簽約儀式在安徽合肥舉行。量子科技是新
2021-04-06 16:39:39 -
干細胞研究闡明壓力如何影響毛發生長 相關結果發表在《自然》雜志
據英國《自然》雜志近日發表的一項干細胞研究,美國哈佛大學等機構研究團隊揭示了激素會通過調控毛囊干細胞的方式抑制毛發生長,首次闡明了
2021-04-06 16:38:30 -
5G高速公路上的“花式”飆車 自由交互技術讓你“身臨其境”
手持一部5G手機,點開應用程序,手指觸動屏幕的瞬間,國家體育館里冰球賽場的實時畫面就像電影《黑客帝國》中子彈時間的特技般沖擊你的眼球
2021-04-06 16:37:15 -
更高效 更清潔 更安全 核電: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穩定性的清潔能源
每臺華龍一號機組每年清潔發電近100億千瓦時,能夠滿足中等發達國家100萬人口的生產生活年度用電需求;同時,相當于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
2021-04-06 16:36:02 -
哈工程“悟空”號創中國AUV潛深新紀錄 最大下潛深度達7709米AUV潛深的世界第二深度
1日,哈爾濱工程大學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UV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組完成第三階段深海海試試驗,返回青島母港。在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組織的西太平
2021-04-02 16:00:34 -
西南大學發布人工智能領域新算法 該成果可以實現數據傳送、壓縮、回復更高效更精準
1日,記者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數學與統計學院王建軍教授團隊在人工智能領域再次取得突破性進展,研究成果論文《基于二值測量的穩健低管秩
2021-04-02 15:59:08 -
歐核中心首次用激光冷卻反物質 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雜志
據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網站3月31日報道,該機構的ALPHA合作組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撰文稱,研究人員首次用激光冷卻技術成功冷卻了反氫
2021-04-02 15:52:22 -
聚酰亞胺可用作暖通空調系統除濕器 有望給HVAC系統帶來革命性變化
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研究團隊在《膜科學》雜志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基于有機材料聚酰亞胺的除濕器可作為暖通空調(HVAC)系統中傳統除
2021-04-02 15:50:28 -
升級版活體機器人來了 可以治愈疾病并為自己提供能量
3月31日,美國塔夫茨大學在《科學—機器人學》發表論文,他們利用青蛙的皮膚細胞制成的微型活體機器人可以感知環境,可以治愈疾病并為自己
2021-04-02 15:48:21 -
人工智能助力國際能源行業減少碳足跡 減排形勢嚴峻
將人工智能應用于環保和減排領域,有可能使全球GDP在2030年前增長3 1%—4 4%,同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約1 5%—4 0%。在全球變暖形勢日
2021-04-01 16:48:36 -
日本擬5年內建立短距離量子互聯網 從追求便捷連接的時代進入到追求安全性的新階段
日本Mercari公司、東京大學和大阪大學研究人員計劃在5年內建立短距離量子互聯通信網,使互聯網從追求便捷連接的時代進入到追求安全性的新階
2021-04-01 16:47:00 -
多功能離子液體作溶劑 鈣鈦礦不再“怕潮濕” 近日在國際頂級期刊《科學》發表
3月28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南京工業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陳永華教授團隊的一項成果,近日在國際頂級期
2021-04-01 16:46:12 -
揭開了憤怒情緒的面紗!激活大腦后側無名質 可觸發情緒性攻擊
大腦是如何管理憤怒情緒,精確調控攻擊行為的?3月18日,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段樹民與虞燕琴教授團隊在國際知名
2021-04-01 16:44:50 -
在找到這塊化石前,這一植物已“漂泊”百年 身世謎團已延續百年
約3億年前,靠近赤道的一片熱帶雨林地區發生了一場火山噴發,火山灰將所有植物封存起來。如今,當年的大陸已經漂移到內蒙古烏海市。近日,
2021-04-01 16:43:39 -
磁性金屬原子精確可控摻雜策略實現二維石墨烯室溫鐵磁性 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3月29日,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閆文盛教授研究組與孫治湖副研究員合作,通過磁性金屬原子精確可控
2021-04-01 16: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