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艦”屢試屢敗 NASA卻依舊寵它,低成本成為“撒手锏”
4月1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SpaceX戰勝藍色起源、動力系統等公司,成為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載人著陸器項目的唯一中標者。NASA
2021-04-22 14:18:26 -
科學家提出分級孔金屬有機骨架制備新法 相關研究成果于日前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記者4月20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劉波教授課題組提出了氨氣氣相蝕刻的方法,在羧酸配位的微孔金屬有機骨架(MOF)中生成介孔,制備出
2021-04-21 15:28:29 -
高溫超導材料 3D打印技術取得突破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上
塊材因其高臨界溫度、高臨界電流密度和高俘獲磁場的優異性能,在無接觸磁懸浮、儲能旋轉機械、準永磁體、混音器、磁透鏡、便攜式醫療器械、
2021-04-21 15:25:52 -
搶占研發制高點,寬禁帶半導體已大規模應用
4月17—18日,第十五屆中國電子信息技術年會在重慶兩江新區舉行,在18日舉行的年會主論壇上,多位院士向在場的2000余名觀眾分享了未來電子
2021-04-21 15:24:46 -
兼具低溫活性和高溫穩定性 提升其抗水熱老化性及抗毒性
記者4月18日從包頭稀土研究院獲悉,該院的稀土催化材料課題組國六稀土選擇性催化還原(SCR)催化劑的部分研發成果已經通過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
2021-04-21 15:21:37 -
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 4606噸抽余液塔吊裝就位刷新亞洲最重塔器吊裝紀錄
4月17日,在廣東省揭陽市的廣東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現場,5000噸門式起重機、4000噸履帶起重機首次雙劍合璧,成功將4606噸抽余液塔吊裝
2021-04-21 15:20:15 -
美日將共同開發6G移動通信技術 推進開放無線接入網絡(Open-RAN)
據《日經亞洲評論》18日最新消息,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菅義偉同意共同投資45億美元,開發被稱為6G或超越5G的下一代通信技術。兩國領導人
2021-04-21 15:19:00 -
打破“膜”咒,釋放更多中國“膜”力 新材料的發展更是被提上了日程
新材料產業是支撐我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近年來,我國新材料產業發展不斷加快。十四五時期,新材料
2021-04-21 15:16:51 -
4月中下旬!全天最大球狀星團——歐米伽星團迎來最佳觀測季
天文專家介紹,4月中下旬,全天最大的球狀星團——歐米伽星團迎來最佳觀測季,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可嘗試觀測。星團是指恒星數目超過10顆以上
2021-04-20 15:08:01 -
運用區塊鏈讓檔案數據管理更安全 提高軟硬件兼容穩定性
如今數字化時代,包括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重要文檔在內的各類文檔大都實現了數字化。但這龐大的數據如何管理?怎樣保證這些數據的安全?記
2021-04-20 14:55:09 -
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 用戶規模達4.94億 人均電子書閱讀量達9.1本
4月16日在杭州舉辦的第七屆中國數字閱讀大會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發布了《2020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以下稱《報告》)。《報告》顯
2021-04-20 14:52:16 -
以標準引領,提升平臺服務能力 加速推動5G消息高質量發展
在近日中國信通院聯合中興通訊舉辦的中國5G消息高質量發展線上新聞發布會上,雙方以中興通訊Openlab和泰爾終端實驗室移動互聯網業務創新中
2021-04-20 14:49:41 -
缺錢缺技術,別強行“上車” 智能汽車行業競爭上升到技術層面
上海車展前夕,北汽新能源搭載華為Hi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落地的首款量產車型極狐阿爾法S發布,華為造車再次刷屏。華為對汽車動心思已快九年,
2021-04-20 14:48:21 -
俄羅斯擬于10月發射“月球—25”飛船 計劃首先發射探測器登陸月球南極地區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繼1976年蘇聯發射最后一臺月球著陸器月球—24號后,俄羅斯擬于今年10月啟動月球—25任務重返月球,計劃首先發
2021-04-20 14:46:33 -
具穩定記憶的可編程機械超材料問世 相關研究發表在英國《自然》期刊
何為材料界的革命?可編程的超材料應算其中。據英國《自然》期刊在線版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瑞士科學家團隊研發一種可以寫入、存儲并讀取以
2021-04-20 14:45:19 -
實現聰明車+智慧路,5G是車聯網的基礎支撐
車聯網的代名詞不是5G,它還需要蜂窩車聯網與5G融合組網。蜂窩車聯網可以提供低時延、高可靠的通信能力,已成為國際主流的車聯網通信標準,
2021-04-20 14:44:26 -
用“四維視角”對生命科研再認知 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實證醫學期刊》上
一篇不久前刊發在《美國實證醫學期刊》上的特殊論文,與不久前召開的第696次香山科學會議部分議題不謀而合。論文的特殊在于,其利用獨特的
2021-04-19 16:09:27 -
煙臺:從發展核電走向核能綜合利用 各項工作緊鑼密鼓推進
山東煙臺海陽核能供熱二期供熱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自2020年11月25日,全國零碳供暖城市創建暨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二期開工
2021-04-19 16:08:34 -
十大數字創新技術出爐 中國“九章”榜上有名 推動全球量子計算前沿研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21年Netexplo創新論壇于2021年4月14日至15日在網上舉行。由技術領域全球知名大學組成的Netexplo大學網絡歷時一年,在全
2021-04-19 16:06:47 -
給“明星”做“人口普查”,LAMOST憑啥?打造銀河系基礎數據庫
在LAMOST建成之前,人類通過拍照觀測的天體已達上百億個,但進行過光譜觀測的天體僅占萬分之一。LAMOST開拓了國際天文領域大規模光譜巡天的
2021-04-19 16:05:42 -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A型恒星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相關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A型星是指光譜型為A的恒星。記者4月17日從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了解到,該臺恒星物理組郭飛、李焱等研究人員近期通過模型分析,計算了A型星
2021-04-19 16:04:14 -
人類首次“看見”的黑洞 多波段“指紋”被成功捕獲 觀測數據4月14日在全球公布
來自全球32個國家和地區、近200個科研機構的760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的團隊,使用19臺望遠鏡陣同步觀測,成功捕獲到人類首次看見的那個黑洞
2021-04-19 16:03:20 -
硬核科技掀起全球技術交易新浪潮 保持性能指標不變
4月15日,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以下簡稱上交會)正式拉開帷幕。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產業是未來決勝全球科技戰場
2021-04-16 16:41:57 -
我國首個千億方自營深水大氣田實現完鉆 我國已完全具備深水、超深水海域的油氣勘探開發能力
中國海油15日宣布,我國首個千億方自營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氣田(陵水17-2氣田),所有開發井的鉆完井作業全部完成,順利投產在即。此舉標志著
2021-04-16 16:40:22 -
超冷原子干涉實驗首次在太空實現 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
據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志報道,德國科學家近日在一枚探測火箭上首次成功實現了太空原子干涉測量。鑒于原子干涉儀可以利用原子的波動特
2021-04-16 16: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