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我國首個千億方自營深水大氣田實現完鉆 我國已完全具備深水、超深水海域的油氣勘探開發能力

2021-04-16 16:40:22來源:科技日報

中國海油15日宣布,我國首個千億方自營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氣田(陵水17-2氣田),所有開發井的鉆完井作業全部完成,順利投產在即。此舉標志著我國已完全具備深水、超深水海域的油氣勘探開發能力。

中國海油“深水聯合艦隊”旗艦之一——“海洋石油982”深水半潛式鉆井臺,正在進行“深海一號”氣田鉆井作業。

中國海油介紹,“深海一號”氣田位于距海南島150公里的瓊東南盆地,2014年由中國海油勘探發現,探明天然氣儲量超千億立方米,最大水深超過1500米,最大井深達4000米以上,是我國迄今為止自主發現的均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氣田。

“深海一號”氣田采用“半潛式生產臺+水下生產系統”模式開發。與其配套的半潛式生產臺,即我國海洋工程技術集大成之作、全球首座10萬噸級深水半潛式生產儲油臺——“深海一號”能源站;而水下生產系統,是在東西跨度超過50公里的7個深水井區共部署11口開發井,其核心裝備是11株“水下采氣樹”,包括9株標準水下采氣樹和2株智能水下采氣樹,面臨作業水深大、井區狀況差異大、極端天氣頻發等諸多挑戰,其完整設計和質量控制過程極為復雜,同類型作業在全球范圍內幾乎沒有可借鑒的成功案例。

“鉆完井作業的完成,是氣田投產的關鍵環節。”“深海一號”氣田開發鉆完井項目負責人劉和興表示。完成此項作業,需將鉆桿下到1500米水深海域,并精準進入安裝在海底的直徑不到半米的水下井口。鉆遇地層后,還要全面考慮鉆井作業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地層高溫高壓極端情況,嚴防井噴、井漏等事故發生,控制鉆頭按照預定軌跡順利抵達地下油氣層。

該項目自2019年底實施以來,多次刷新世界深水鉆完井作業單項紀錄,項目團隊采用自主研發的表層規模化建井技術、上下部一體化完井等13項關鍵技術和10項創新作業模式,填補了我國在深水探井轉開發井、深水智能采氣樹應用、深水智能完井等多項作業紀錄的空白,使項目運行效率提升了30%,天然氣產量較設計提高了20%,項目總用時較計劃減少三分之一。

據悉,目前“深海一號”氣田生產管線已經與環海南島海底清潔能源供應網絡完成連接。氣田投產后,將成為保障海南自貿港和粵港澳大灣區清潔能源供給的主力氣田,每年將為粵港瓊等地穩定供氣30億立方米。

責任編輯:孫知兵

關鍵詞:深水大氣田 投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