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柔性織物顯示系統問世 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雜志
把衣服變成“顯示器”,進而實現瀏覽資訊、收發信息、實時導航等功能,這是科學家們一直在探尋的方向。復旦大學科研團隊成功將顯示器件的制備與織物編織過程相融合,實現了大面積柔性顯示織物和智能集成系統。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雜志。
科研團隊負責人、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教授彭慧勝介紹說,如何在柔軟且直徑為幾十微米到幾百微米的纖維上構建可程序化控制的發光點陣列,是織物顯示領域的一大難題。團隊研制出兩種功能纖維——負載有發光活性材料的高分子復合纖維、透明導電的高分子凝膠纖維,通過兩者在編織過程中的經緯交織形成電致發光單元,并通過有效電路控制實現新型柔性顯示織物。
記者看到,團隊研制的“發光經線”,外觀與生活中的尋常紗線類似,但通電后即可發出明亮的光。彭慧勝表示,施加交流電壓后,位于纖維上的高分子復合發光活性層在搭接點區域被電場激發,便形成一個個發光“像素點”。如此,在電場激發下,電極和發光層憑借物理搭接即可實現有效發光。利用工業化編織設備,團隊目前已實現長6米、寬0.25米、約含50萬個“像素點”的顯示織物,已能初步滿足部分實際應用的分辨率需求。
據介紹,“發光經線”的直徑可在0.2毫米至0.5毫米間精確調控,賦予了其超細超柔的特性,以此梭織而成的衣服,可緊貼人體不規則輪廓,并保證輕薄、透氣。同時,團隊在“導電緯線”的力學性能上下足功夫,研制出的高彈性透明高分子導電纖維可在與“發光經線”交織時發生自適應彈性形變,從而形成穩定接觸界面。
實驗結果表明,在兩根纖維發生相對滑移、旋轉、彎曲情況下,交織發光點亮度變動范圍仍控制在5%以內;顯示織物在對折、拉伸、按壓等外力作用下也能保持亮度穩定,可耐受上百次的洗衣機洗滌。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碳中和”促運輸方式變革,鐵路運輸起...
- 沙特阿美公司2020年凈利潤大幅下跌 凈...
- 2021年3月LPR報價出爐 1年期LPR為3.85%...
- 覆蓋1.4億人 長護險試點難題仍不少應對...
- 金輝控股上市首年:銷售規模持續穩增 ...
- 蘋果被罰1300萬沖上熱搜第一 因iPhone1...
- 信用卡透支利率“解綁”80日銀行按兵不...
- 購票平臺、影院互相踢皮球——觀眾:買...
- 山西:33家非煤地下礦山上半年全部實現...
- 白酒板塊已調整到位?龍頭股業績仍穩定
- 企業經營活動確實面臨困難 預付消費要...
- 光伏行業“終局”走向何方? 將迎來加...
- 今日新股上市及大概情況:愛科科技
- 商務部:1-2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
- 商務部:1-2月中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