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睡太少或致失智風險升高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雜志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0日發表一項健康新研究,法國科學家團隊追蹤調查了近8000名成人逾25年,發現中年時期每晚睡眠時長經常少于6小時與更高失智風險有關。這些發現尚不能建立因果聯系,但表明睡眠時長與失智風險之間存在聯系。
失智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遠高于正常老化的進展。最常見的失智癥種類就是老人失智癥(即阿爾茨海默癥),這一病癥典型起始癥狀為記憶障礙,嚴重時會無法分辨人事時地物,給患者及親屬帶來巨大痛苦。
目前,全球每年約新增1000萬例失智/癡呆癥報告。其中一個常見癥狀為睡眠改變。然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失智癥發病之前的睡眠模式或對疾病有促進作用。老年人(65歲及以上)的睡眠時間與失智風險相關,但還不清楚這一關聯在較年輕人群中是否也成立。
此次,法國巴黎大學、法國國家與健康醫學研究院科學家團隊分析了英國大學學院的白廳Ⅱ研究(又名“壓力與健康”研究)數據,該研究調查了7959名英國成年人自1985年以來的健康狀況。參與者自我報告睡眠時長,有些人會佩戴手表加速度計過夜以確認時長估計是否準確。
研究結果表明,在50歲或60歲時,每晚睡眠少于6小時的人患上失智癥的風險更高。研究還發現,從中年至老年(50歲至70歲間)一直處于較短睡眠模式的人,失智風險會增加30%,而且這與心血管代謝或精神健康問題(已知的失智風險因素)無關。
這一發現表明,睡眠對中年大腦健康可能很重要。未來的研究或許能確定改善睡眠習慣是否有助于預防失智癥。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凈利兩連降 金鐘汽車抗風險能力不強 ...
- 洽洽食品雙賽道驅動凈利漲30.73% 堅果...
- 信安世紀上市首日漲54% 換手率70.00%
- 中原證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0.90% 北...
-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走勢 人民幣可能繼續...
- 如何才能獲得低利率貸款? 提供抵押物
- 白酒股卷土重來 短線逢低關注高彈性酒...
- 創業板指下探后反彈收漲0.72% 醫藥醫療...
- 臨沂河東齊商村鎮銀行違法遭罰 大股東...
- 農業農村部:到2025年牛羊肉自給率保持...
- 大興安嶺農商行2020年實現凈利潤6202萬...
- 業績首虧毛利率大幅下滑應收賬款占營收...
- 奧維通信扣非后歸母凈利潤連虧3年 整體...
- 農業農村部:豬肉供應最緊張時期已過去...
- 佳創視訊扣非后歸母凈利潤連虧三年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