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有望替代鋰離子電池鈉離子電池儲能技術邁上新臺階 該成果的轉化正在穩(wěn)步推進

2021-04-27 15:10:10來源:科技日報

記者4月23日獲悉,南開大學陳軍院士領銜完成的“鈉離子電池關鍵電極材料與反應機制”項目,獲得2020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一等獎。目前,該成果的轉化正在穩(wěn)步推進,將服務于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

在開發(fā)利用可再生能源過程中,電化學儲能技術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眾多的電化學儲能技術中,鋰離子電池已在便攜式電子設備和新能源汽車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鋰豐度低,資源分布不均,約70%集中在南美洲,我國80%的鋰資源依賴進口。另外,鋰離子電池的安全隱患也難以滿足大規(guī)模儲能的應用需求。”陳軍說。

鑒于對原材料儲量以及電池安全、穩(wěn)定的擔憂,人們努力尋找能夠替代鋰離子電池,可大規(guī)模應用且環(huán)境友好的下一代電化學儲能技術。

鈉與鋰位于同一主族,具有很多相似的物理化學質,且鈉資源豐富、分布廣泛、成本低廉,另外鈉離子電池快速充放電時負極不易析鈉,安全高。因此,鈉離子電池被認為是極具潛力的下一代電化學儲能技術。

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較低,循環(huán)壽命較短、倍率能欠佳等問題,制約著鈉離子電池的轉化應用。陳軍院士團隊10余年潛心研究,研發(fā)了新型對稱有機鈉離子電池,一舉突破了鈉離子電池關鍵電極材料和反應調控機制等關鍵核心難題,為發(fā)展高能鈉離子電池開辟了道路。

陳軍院士團隊還積極推動科研成果向應用技術轉化,相關成果獲多項中國發(fā)明專利授權,并與天津捷威動力工業(yè)有限公司、深圳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理士國際技術有限公司等知名電池企業(yè)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建國家企業(yè)技術中心。同時,與河北省滄州市政府共建南開大學—滄州渤海新區(qū)綠色化工研究院,部分鈉電池關鍵電極材料正在進行中試放大與應用轉化。(記者陳曦 通訊員高興斌吳軍輝)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tǒng)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yè)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