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自旋高速操控實現 相關論文當天刊發于國際期刊《自然》
科技日報記者5月6日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系鄭毅研究員課題組與聯合團隊,首次在黑砷二維電子態中發現了外電場連續、可逆調控的強自旋軌道耦合效應,實現了對自旋的高速精準控制;同時在全新的自旋—能谷耦合的Rashba物理現象中,發現了新奇的量子霍爾態。相關論文當天刊發于國際期刊《自然》。
電子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陌生人”:每個電子攜帶一份內稟的電荷,其集體運動產生的電流驅動了照明、晶體管以及各種電子設備的運行。然而作為一種基本粒子,電子還攜帶另外一個基本物理量,即自旋。如何操控自旋,研制速度更快、能耗更低的電子器件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科學和工程領域孜孜追求的目標。
常見的晶體管運行,通過場效應在溝道中注入和抽離電荷實現開關。但作為與電荷具有同等內稟地位的自旋卻極容易受到干擾,無法簡單地生成運動控制閥門。“要實現自旋驅動的電子器件,就必須先有效地操控自旋的取向,進而可以用自旋閥門來控制電子的通過與否。”鄭毅介紹說,重元素二維材料體系使得電子自旋的高速精準控制成為可能。
鄭毅團隊在對薄層黑砷微納器件的研究中,成功發現加入外電場時,黑砷二維電子態系統的自旋軌道耦合效應可連續、可逆的打開和關閉。這也為后續自旋器件的開發找到了一個控制電子通行的高速開關。
“該研究將對高效率、低能耗自旋電子器件研制提供堅實基礎,對進一步加深量子霍爾現象的理解,以及依托拓撲超導器件的量子計算研究具有積極意義。”談及應用前景,鄭毅說,未來,科研人員有望利用自旋軌道耦合實現高效的自旋調控,開發自旋場效應晶體管等電子元器件。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康希諾2020年銷售費用占營收近7成 尚未...
- 建業地產午后復牌:股價一度暴跌逾60% ...
- 推動有色金屬冶煉行業高質量發展 恒豐...
- 江海證券2020年凈利潤1.31億 收入小幅降低
- 潤科生物終止創業板IPO 保薦機構是萬和...
- 合生創展再度“借新還舊”:擬發3億美元...
- 博眾精工上市首日漲85% 成交額5.50億元
- 股價飆升17%報8.44港元!恒騰網絡入選MS...
- 樂心醫療2020年營收、凈利雙增背后:一...
- 遠洋集團前4月銷售額305.4億元 對應協...
- 日照銀行2020年總資產突破2000億元 凈...
- 重慶富民銀行2020年凈利潤出現成立以來...
- 金融壹賬通2021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1....
- 天茂集團發布公告稱:國華人壽前4月原保...
- 銀保監會:2020年第四季度末風險綜合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