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基金 > 正文

長盛基金吳達:動態平衡組合風險 不會為成長性付出過高溢價

2021-03-11 14:01:45來源:中國網財經

“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浚谷”。節后大幕開啟以來,A股市場接連遭遇“倒春寒”,大部分權益類基金回吐明顯,在“抱團”與“分歧”現象并存之下,依然能夠保持清醒、目標明確、且嚴控風險的基金經理更顯難能可貴。據了解,長盛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基金經理吳達在接受相關采訪時表示,今年經濟向好已是明牌,在進行權益市場投資時,應注重經濟結構轉型和新興產業,聚焦新經濟結構中新經濟板塊的成長投資。同時作為債券研究員出身的權益基金經理,其在投資中比較注重通過動態衡去控制投資組合整體風險,不會為成長付出過高溢價。

“本質上是一個偏成長型基金經理,但在固收從業背景下,比較重視對投資組合的風險控制”。對于自己的投資風格,吳達進一步說道,固收投資更注重企業“三張表”和現金流量,是一個看重過去的靜態出發點;權益投資則更看重未來。與股票研究員出身的基金經理不同,其不會過重迷信一個賽道,也不會過于去偏愛某一公司,而是相對看重企業報表,也會用價值投資視角去看權益投資,重點把握長期成長空間、相對價值以及周期價值這三種基于成長的價值投資。與此同時,與本土派投資者不同,吳達也重視國際化比較,注重考慮產業在國際上地位、在全球范圍內市占率等因素,并選擇估值相對合理的企業,而非依賴炒政策、炒概念。

據悉,作為從固收轉型至權益投資基金經理,吳達擁有超13年國內投資經驗,5年國際投研背景,現任長盛基金國際業務部總監。其擅長從中觀著眼,通過自下而上、結合公司和經濟基本面,去尋找具有長期成長且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特別是多年來開拓和構建的國際視野和國際投資思維,利于在交易時屏蔽市場過多“噪音”。

談及自己20年來投資框架的變化,吳達表示,做權益投資的最初階段,更偏重自上而下,注重宏觀經濟走向、貨政策流動、全球行業景氣度;隨著A股市場朝著越來越機構化演變和個人能力圈的拓展,現在更注重行業地位、企業管理以及財務數據,通過自下而上進行個股選擇,宏觀則更多用于組合風險的控制。

當前,越來越多投資者將目光轉向港股市場,對此,吳達進一步分析表示,相對估值較低并非投資港股理由。隨著中概股回歸,A股和港股是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合起來才能代表中國經濟,要將A股和港股的新興產業和階段傳統產業中龍頭的階段成長機會,放在同一個研究臺、研究視角之下進行通盤考慮和統一決策。據悉,由吳達擔綱管理的新基——長盛成長精選混合基金(A類 010914 ;C類 010915)正在發行,該基金將聚焦“A+H”市場,通過定定量相結合方式精選估值合理、成長可長期持續的稀缺優質企業。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