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證券行業實現凈利潤1575億元 16家上市券商凈利潤超700億元
2020年是券商的“豐收年”,業績和股價同步飄紅,可謂“名利雙收”。
近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2020年度未審計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全行業實現凈利潤1575.34億元,同比增長27.98%,127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頭部券商實力在去年進一步凸顯,40家A股上市券商中,目前已有16家發布2020年業績快報,合計實現凈利潤704.28億元,占到行業凈利潤總額的44.71%。
投行業務凈收入672億元
同比大增39.26%
中國證券業協會在發布證券公司2020年度經營數據的同時,還特別提到了券商兩大主營業務——投行業務及財富管理。
一直以來,證券行業發揮投行專業優勢,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不懈努力。2020年,證券行業通過股票IPO、再融資分別募集5260.31億元、7315.02億元,同比增加74.69%、41.67%;通過債券融資13.54萬億元,同比增加28.02%,服務實體經濟取得顯著成效。在企業融資需求增加,疊加創業板注冊制和再融資新規落地等政策紅利的背景下,證券行業去年實現投資銀行業務凈收入672.1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9.26%,助力整體業績增長。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目前券商IPO業務相對放緩。投中研究院數據顯示,1月份,共計33家中國企業在滬深兩市IPO,IPO數量同比上漲1.06倍,環比下降37.74%;募資金額共計246億元,IPO規模同比下降41.01%,環比下降64.64%。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年初IPO業務相對放緩,和資本市場整體的環境、行情等方面沒有去年火熱有一定關系;今年IPO規??赡軟]有去年增長那么快,但是還會保持較高規模,資本市場持續支持實體經濟的方向不變。”
當前,注冊制對券商的執業專業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券商的運營模式也會發生大的調整,對此,中信建投非銀金融分析師莊嚴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券商而言,過去投行業務更像是在‘狩獵’,在新的注冊制模式下,券商需要更早、更及時地發現市場中有潛力的企業,然后進行保薦,因此券商應該在產業鏈中繼續往前延伸。也就是說,當企業還在PE/VC階段的時候,券商就應該開始介入,然后伴隨其成長,這就相當于是從過去的‘狩獵模式’變成了現在的‘養殖模式’。”
財富管理轉型
初見成效
為避免同質化競爭,重塑新的發展格局,證券行業近年來一直在探索新的轉型路徑,其中財富管理轉型是大趨勢,服務市場投資理財需求。
2020年,證券行業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1161.1億元,同比增長47.42%;實現代理銷售金融產品凈收入134.38億元,同比增長148.76%;實現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48.03億元,同比增長26.93%;實現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299.60億元,同比增長8.88%,證券行業服務居民財富管理能力進一步提升,財富管理轉型初見成效。
據《證券日報》記者從多家券商處了解到,多家頭部上市券商90%以上的股票及基金經紀交易額通過移動端完成,通過互聯網新開賬戶約占總開戶數的90%,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得的理財產品銷售額也大幅增長。其中,一家頗具代表性的券商移動終端客戶開戶數占全部開戶數比例已超99%,有超88%的交易客戶通過App進行交易。
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認為:“預計客戶投資交易需求增加將推動2021年證券行業投資和經紀業務增長。一方面,機構客戶投資需求增加,衍生品工具愈發豐富,疊加政策紅利擴容參與者清單、放寬展業限制,券商場外衍生品業務有望持續增長,推動券商金融投資資產擴張,放大投資業績彈性。另一方面,零售客戶財富管理需求持續旺盛,2021年至今市場交投活躍度進一步提升,預計助力券商經紀業務收入提升。”
16家上市券商
凈利潤超700億元
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大型頭部券商不斷對現有業務進行改造和優化,呈現頭部券商集中化的趨勢。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記者發稿,40家A股上市券商中,已有16家發布2020年業績快報(預告不計算在內),合計實現凈利潤704.28億元,占到行業凈利潤總額的44.71%,證券行業“馬太效應”在2020年進一步加劇。其中,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均實現凈利潤超100億元,僅這三家券商就累計實現凈利潤360.41億元,占到行業凈利潤總額的22.88%。
劉欣琦表示:“未來具備較強資本金實力以及風險定價能力等專業實力的券商能更好滿足機構客戶投資需求,龍頭券商競爭優勢較為明顯。在零售客戶財富管理需求爆發的當下,通過互聯網方式能更高效的享受財富管理紅利。”
2020年,券商“加杠桿”的跡象非常明顯。粵開證券高級策略分析師李興表示:“從證券公司2020年經營數據來看,行業杠桿率為3.13,創下2015年以來新高。證券行業杠桿率提升,與證券公司大舉融資有一定關系。券商通過發債融資擴張資本規模,在監管鼓勵行業龍頭做大做強和馬太效應作用下,資本實力更強的券商有望獲得更多的業務機會,通過杠桿率提升獲取更高的凈利潤規模,由此形成良性循環發展。對比國外大型投行,中國證券行業杠桿率處于低位,券商杠桿率未來還有發展空間。”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世博大熊貓彩色金條價格今天多少一克(2...
- 韓國食品價格大幅上漲 引起各界關注
- 綠色債券如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發行...
- 白酒板塊連日下挫 重倉基金遭重挫
- 動力煤價格回落 春節期間或弱穩運行為主
- 牛年以來215只基金凈值跌幅超過10%
- 今日豬市評析:豬價多地飄紅!屠宰企業...
- 花生價格走勢——花生現貨基礎知識 ...
- 2021年社保新規:來看看自己符合領取養...
- 多地出臺“新政”加碼房地產調控 防范...
- A股、港股地產板塊攜手大漲 金科股份等...
- 港交所重挫8%,恒生科技指數暴跌5.10%
- 2021.2.25-明天豬價:豬價大逆轉 華北...
- 心脈醫療(688016.SH)發布公告稱:兩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