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業股份5天三度被列為“被執行人”:資產負債率超80%,轉讓應收賬款“回血”

2021-12-18 15:35:12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葛愛峰見習記者王敬深圳報道

12月以來,維業股份(300621)(300621.SZ)3次被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據悉,12月3日到7日,維業股份5天內3次被執行,3起執行案件的執行標的總額為74.69萬元。記者通過查詢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對該信息進行了確認。

廣東金唐律師事務所律師齊巖冰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維業股份近兩年訴訟多發,其中不少已經先后進入強制執行程序。此次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人民法院、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先后列為被執行人,更是維業股份進入被執行人行列頻次最為密集的一個周期。

對此,維業股份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公司訴訟主要涉及與建設單位因工程款支付不到位爭議;與供應商因為產品質量、供貨周期爭議等方面內容,且相關糾紛對公司財務報表影響相對較小。

“內憂”與“外患”

近日,深圳市維業裝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業股份”)分別被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人民法院、武漢市洪山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案號分別為(2021)粵03執8774號、(2021)新0203執2228號、(2021)鄂0111執6474號。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維業股份近兩年訴訟多發,曾涉法律訴訟654起,其中司法案件310起。該企業有裁判文書記錄260條,案件總金額為17086.11萬元,企業作為被告的文書占比64.08%。不過,維業股份方面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相關糾紛對公司財務報表影響相對較小。

齊巖冰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維業股份雖然訴訟高發,列為被執行人的頻次較為密集,但經初步查詢,主要是經營過程中的購銷合同糾紛,構成重大事件的概率可能較小,但是如果累計負債金額高企并足以導致經營困頓,進而對公司資金鏈和經營目標構成重大影響,再或者執行中被執行部門以惡意逃避執行為由列為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的,構成重大事件的概率就會成倍增加。

除了短期內頻繁被列入被執行人名單,另一方面,維業股份也有“內憂”待解。

據最新披露的三季度報顯示,維業股份營收65.56億元,同比增長207.13%,但凈利潤僅3386.72萬元,雖然同比2020年同期增長37.1%,但與2019年前三季度的7724.82萬元的凈利潤相差一倍不止;扣非歸母凈利潤達2108.28萬元,同比2020年同期增長46.56%,但與2019年的7545.04萬元和2018年的7381.60萬元更是相差兩倍還多。

維業股份營收猛增的背后,實則是上半年通過多次收購,獲得2家公司的控制權,使得銷售規模迅速增加。

據悉,2021年3月,維業股份分別以現金收購專注住宅精裝修業務的華發景龍50%股權及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總承包企業建泰建設40%股權,并獲得上述兩家公司的控制權;又在8月繼續完成了對建泰建設21%少數股東股權的收購。

盡管營收規模擴大,但從凈利潤指標看,維業股份盈利能力并沒有實質性提升。2017年-2021年三季報顯示,維業股份毛利率為13.34%、12.85%、14.82%、13.33%和7.11%,2021年三季度毛利率達到上市5年來的最低值,同比大幅下滑46.7%,近乎腰斬。

記者注意到,近日有投資者問及“公司利潤率低的原因”,對此,維業股份董秘辦方面回應稱,公司在今年3月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后,土建業務占營收的比例大幅上升,由于土建行業毛利率相對裝飾行業較低,導致公司平均毛利率下降;另一方面,原材料及勞務持續漲價也影響到公司毛利率。

負債攀升,轉讓應收賬款“回血”

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后,維業股份增大業務量的同時,其資產及無息負債的增加也并帶來負債率的上升。2017年-2021年三季報顯示,維業股份的總負債分別為10.95億元、14.22億元、16.45億元、17.52億元和55.73億元,其負債率分別為58.8%、61.34%、62.84%、63.53%和84.22%。在2021年三季度負債率首次突破80%,與2020年同期相比,負債率陡然提升超20%,其負債和負債率都大幅提升,達到近5年來最高值。

對此,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較高的負債率、特別是流動負債率,容易造成企業經營資金鏈緊張、甚至因為資金鏈出現斷裂而造成經營陷入困難。

稍早前,維業股份公告稱,為盤活現有資產,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改善經營性現金流,擬將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持有的應收賬款轉讓給國內具備相關業務資格的機構提供應收賬款保理服務,此次開展應收賬款保理金額合計不超過40億元(含本數),綜合融資成本根據市場費率水平由雙方協商確定。

據悉,這已不是維業股份今年首次借此方法融資。2021年6月,維業股份也曾發布公告擬將持有的應收賬款轉讓給國內具備相關業務資格的機構。彼時,維業股份曾預計2021年應收賬款保理金額合計不超過24億元(含本數),但最新一次的應收賬款保理融資額度已提升至40億元。

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維業股份貨幣資金為9.05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減少13%;短期借款增加18%至4.78億元;同期經營現金流同比減少38%至4713萬元。而同期,維業股份應收賬款達到7.72億元。

對此,維業股份方面回應《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因建筑裝飾工程建設和結算周期較長,在項目完工結算前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應收工程款及應付供應商款項,公司應收賬款余額處于行業平均水平。基于公司業務發展情況、工程進度及預計未來回款狀況,公司開展了應收業務保理業務。保理業務的開展有利于拓寬公司融資渠道,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及經營性現金流狀況。

沈萌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應收賬款增加說明下游客戶的付款能力減弱,而短期應收賬款增加說明下游經營出現問題,應收賬款很有可能出現一定比例的呆壞賬,進行保理轉讓、也需要不得不承擔折價的損失,實際降低業務收益率。

今年以來,房地產政策持續收緊,當下這個政策嚴控的形勢是否會對建筑裝飾行業發展產生較大影響?沈萌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建筑裝飾行業是房地產行業的上游、高度依賴房地產行業發展,特別是房地產行業資金周轉不暢,會造成建筑裝飾行業的回款難、應收款增加及收益率下降,而建筑裝飾行業為了自身正常運轉就不得不增加負債維持。因為是依附于房地產開發行業,所以如果房地產行業出現問題,必然會波及建筑裝飾行業,除了通過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改善產品收益率外,就是加大對二手房市場再裝飾需求的關注。

責任編輯:徐蕓茜主編:公培佳

責任編輯:孫知兵

相關熱詞: 被執行人 資產負債率 應收賬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