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偉光:新時代引僑資僑力,更需依靠僑智僑心

2021-12-23 17:22:28來源:三達膜官微

近日,三達膜董事長藍偉光通過視頻連線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

1996年,新加坡學成歸國的藍偉光在廈門火炬開發區創辦了第一家留學生企業――三達膜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時值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作為廈門城市發展見證者的藍偉光,在采訪中回顧了自己的創業歷程,并就如何續寫新時代華商精神,進一步推動廈門經濟社會發展,發表了獨到的見解。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了投資,新時期的華僑華人應該將先進的理念和思想傳播到國內來。”近日,透過視頻連線采訪,新加坡中國科技交流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新加坡廈門大學校友會會長、三達膜科技(廈門)有限公司董事長藍偉光提及新時代如何續寫華商精神如是表示。

作為全國著名的僑鄉,廈門籍海外鄉親及港澳臺同胞眾多。時值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中新網記者走進廈門,感受特區開放開發的時代脈動,傾聽在廈投資的華僑華人的心聲。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年來,廣大海外華僑華人是外來投資的先行者和主力軍。1996年至今,236名參與特區建設的港澳臺僑外人士獲授予“廈門市榮譽市民”稱號,新加坡華商藍偉光就是其中一位。

1981年,一紙攜帶著咸濕海水味的錄取通知書輾轉抵達福建武平的小山村。藍偉光以廈門大學為起點,懷揣化學系給予的啟蒙,機緣巧合之下奔赴新加坡國立大學深造。

1996年,他重回廈門大學,說服廈門大學領導成立廈門大學膜技術應用與推廣中心,并在廈門國家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創辦了第一家留學生企業――三達膜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回到廈門的那一年,現在廈門公司的所在地還是一片空地。”透過視頻連線采訪,遠在新加坡的藍偉光感慨著廈門這幾十年間發生的變化,“交通四通八達,基礎設施逐漸完善,城市也變得非常漂亮”。

三達膜以提供膜技術顧問服務為著眼點,率先將國外先進的膜設備引入國內,并開發出與之配套的膜應用工藝,從而推動了膜技術在中國的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據其透露,經過20余年的摸索,三達膜獲得了140多項專利,所創新創造的已公開發表的科技論文與非公開的專有技術數量更多。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和企業負責人,藍偉光十分重視人才培養,他建議廈門大學成立跨學科的廈門大學水科技與政策研究中心。廈門大學于2013年正式批準成立水科技與政策研究中心,依托廈門大學經濟學院,致力于打造水政策智庫、培養水科技人才,為解決中國水問題開辟新路徑。

立足新發展階段,華僑華人如何續寫華商精神,進一步推動廈門經濟社會發展?藍偉光認為,早年,老一輩的華僑華人遠赴海外“討生活”,發家致富后回歸故土,為家鄉建設添加助力;如今,新一輩的華僑華人多為赴海外留學、深造的留學生,他們心系家鄉,可引進此類型人才,發揮智慧助力廈門經濟發展。

在藍偉光看來,一代一代華僑華人迭代,新時期的華僑華人應該將先進的理念和思想傳播到國內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改變以往單純投資的狀態。(完)

責任編輯:孫知兵

相關熱詞: 僑資 新時代 偉光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