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熱搜之后,700萬騎手有話說!600億A股公司董事長提了個重大問題

2022-03-06 20:57:37來源:同花順財經

權威、深度、實用的財經資訊都在這里

這個周末,一條兩會代表的建議沖上了微博熱搜并引發熱議,全國人大代表、小康集團創始人張興海在他提交的《關于政策支持鼓勵制造業吸納更多員工就業的建議》中直言,“要鼓勵年輕人少送外賣多進工廠”。

據統計,中國至少有700萬外賣騎手,“只要肯努力,送外賣月入過萬”已經在不少網友的腦海里留下深刻印象。張興海的建議一時間引發網絡熱烈討論,其中不乏質疑聲音。

與此同時,超過四成騎士希望一邊跑外賣,一邊尋找留在城市的其他工作機會;餓了么、美團外賣等平臺也開展了新技能提升培訓,制定了各項騎手保障改進工作,為騎手打造更豐富的轉崗通路。

提建議旨在呼吁提倡工匠精神

“在中國,工匠精神還是需要提倡的。”張興海在接受上證報記者獨家采訪時詳細解釋了自己提出這一建議的初衷。35年前,張興海從重慶沙坪壩的一家小彈簧加工廠開始創業,從汽車座椅彈簧到減震器,從摩托車再到新能源汽車,張興海一直堅持聚焦實體經濟、堅守汽車產業。對于當前年輕人的職業選擇,作為老汽車人的他忍不住有話要說。

張興海指出,近年來,產業工人空心化現象愈加突出,近五年來,平均每年有150萬勞動力離開制造業。與制造業勞動力流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前外賣、電商、網絡直播等領域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就業,甚至快遞外賣行業都“內卷”到研究生去參與的地步。進城務工的年輕人寧愿去送外賣,也不愿意去工廠上班。

張興海表示,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遞從業人數已突破1000萬人,餐飲外賣員總數已突破700萬人。2020年開始,產業間的勞動力移動加速,根據相關數據,2020年疫情期間,兩個月內新增騎手58萬人,其中40%之前是產業工人。

“制造業給不少人的印象是工作強度大、工作環境差、工作不體面等。而如今工人主要以90后、00后年輕人為主,他們生長在中國經濟騰飛的時代,生活條件和受教育程度更高,思想更自由,活得更自我,不愿意待在工廠里。” 張興海坦言,從整體收入看,很多制造業公司的確競爭不過房地產、互聯網等行業公司。

要解決制造業招工難、用工難問題,張興海建議,政府、社會、企業等各方面要共同努力,鼓勵和政策支持年輕人爭當產業工人。政府要予以方向性引導,不斷改善制造業就業環境,同時營造更佳的輿論環境,使全社會進一步關注、支持制造業,吸引、鼓勵更多人才和有志青年投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同時需要進一步加大就業支持力度,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讓制造業崗位更具吸引力。建議政府給企業送政策、送資金,比如提供新員工就業補貼,對參與訂單式生產的臨時用工給予一定的收入補貼及保險補貼;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實施差異化人才政策支持等。

張興海還建議相關部門著力培養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緊缺型人才,逐步構建起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適應、梯度發展的制造業人才培育體系,增強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強化重點群體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精準開展“菜單式”培訓,鼓勵校企合作“訂單班式”就業。

引發網絡熱議

一石激起千層浪,張興海的建議引起了網友熱烈的討論,其中不乏質疑聲音:“你錢給夠,誰都愿意進工廠”“工資比送外賣高,你看看大家進不進工廠”等等。

一位網友給出了自己的分析:“都是務工,為什么年輕人要擇枝另棲,成因是多方面的。我們的職教體系確實需要全新提質,國家也需要出臺更多鼓勵措施,但關鍵一環,我們的企業更需要檢查自身。我們有些企業‘躺平’等工,甘當廟門祠堂等客上香,低端制造沒有市場競爭力,談不上提薪引鳳;還有一些企業根本不理會市場機制,社會薪酬水平,當我們等船過河時只強調無船水急風向不好,那么,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與你同舟共濟。”

另外,有汽車業內專家指出,張興海鼓勵年輕人不送外賣進工廠的工廠也今非昔比。就以小康股份(601127)旗下新的賽力斯兩江智慧工廠為例,于2019年投入生產,其按照工業4.0標準建造,有超過1000個機器人,關鍵工序100%自動化。這樣的工廠依然需要工人,但需要的是經過培訓,具備一定知識儲備并熟悉自動化操作的年輕工人。

“高中畢業后我從事過健身教練等固定工作,但沖著時間自由、多勞多得等原因,還是選擇做了一名騎手。通過半年時間升任組長,取得了不錯的收入。”00后美團騎手王宇軒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

有業內人士表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向外賣等新行業,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其中一些年輕人有自己的外賣職業發展路徑,另有一些年輕人則是“騎驢找馬”。

根據餓了么此前發布的《2022藍騎士發展與保障報告》,2021年共有114萬騎士(即騎手)在餓了么平臺獲得穩定收入,1877位騎士晉升為站長、隊長。7%騎士將其作為踏入社會的“第一份工”,超過四成騎士希望一邊跑外賣,一邊尋找留在城市的其他工作機會。

此外,記者從達達等多個平臺了解到,騎手的工作越來越受到女性職場“返工”人群的青睞。特別是一些新手媽媽們,她們有的因為家庭需求暫別職場,由于孩子年齡小無法勝任固定時間的工作,也會通過靈活用工的形式接單做騎手來補貼家用。一位女站長向記者表示,一些女性員騎手工作細致,對于所負責片區了解深入、派單靈活,收入可能比身強力壯的年輕小伙兒還要高。

記者從餓了么、美團了解到,除了從事送外賣工作之外,平臺正在為資歷長的騎手打造更豐富的轉崗通路。

為了提升“網約配送員”這一新興藍領群體的職業化成長,餓了么建立了不同職業發展階段的能力模型,在全國開展“網約配送員”新就業技能提升培訓。2021年,共有10203名藍騎手報名參加職業培訓,騎手的職業上升通道被進一步打通。根據調研,45%的騎手將“晉升為站長、配送經理”作為自己下一步的發展目標,更有8%的騎手期待日后“成長為物流服務商總裁”。

美團外賣在日前披露了各項騎手保障改進工作。針對騎手的職業發展,推出站長培養計劃、騎手轉崗計劃、學歷提升、發展激勵獎等舉措,100多位騎手學員獲得資助入讀國家開放大學,繼續進修大專學歷。

對于未來的擇業規劃,在接受記者采訪中,有參與眾包模式的外賣女騎士表示,后仍希望重返職場,獲得更加穩定的工作機會,她們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職場性別歧視等問題的擔憂;也有一線城市的騎士表示,希望可以回老家開個小店。

業內專家指出,當今很多年輕人目前的擇業方向是動態的,外賣、快遞、主播等工作只是他們一段時間的選擇。有關方面可以依據不同人群的特點予以積極引導,加強職業教育培訓,提升職業技能。

關鍵詞: 重大問題 公司董事長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