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看點:張小泉“拍蒜斷刀”事件引發關注 存在重銷售輕研發之嫌 公司七成多產品來自代工

2022-07-30 15:38:35來源:同花順財經

近日,一則關于“張小泉(301055)客服稱菜刀不能拍蒜”的話題引發關注。事件起因是廣州一消費者使用張小泉菜刀拍蒜后刀面斷裂,后聯系張小泉官方客服,客服卻表示稱“不建議拍蒜”。短短幾天時間,這家中華老字號、A股“刀剪第一股”張小泉(股票代碼“301055”)便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經濟參考報》記者研究發現,張小泉是目前國內生產規模較大、生產技術較為先進、產品質量較高、品牌影響力較強的刀剪行業企業之一,公司于2021年9月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從張小泉的營收結構來看,主要以經銷方式為主。盡管被冠以“中華老字號”的榮譽,但近年來張小泉所銷售的產品大多來自代工,且長期以來張小泉都存在“重銷售輕研發”之嫌,銷售費用往往為同期研發費用的數倍。

以經銷收入為主


(相關資料圖)

據公開資料顯示,張小泉是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現代生活五金用品制造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組合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2021年9月正式登陸創業板。據悉,“張小泉”品牌是我國刀剪行業為數不多的百年品牌,2016年該品牌被商務部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公司所有產品上均應用“張小泉”系列商標。

2019年至2021年,張小泉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8401.49萬元、57225.66萬元和76004.06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8.03%、18.23%和32.81%;同期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7230.07萬元、7721.60萬元和7873.28萬元,分別同比增長65.04%、6.80%和1.96%。據最新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1-3月,張小泉實現營業收入20889.97萬元,同比增長28.09%;實現歸母凈利潤1245.75萬元,同比減少45.96%,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

從營收結構來看,張小泉的銷售模式為經銷為主、直營和代銷為輔。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張小泉經銷收入分別為24950.18萬元、31681.02萬元和38184.23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61.89%、66.06%和67.28%。

與此同時,記者還了解到,經過多年耕耘,張小泉已經構建了一張覆蓋全國且能承載豐富多元產品類目的營銷網絡。自2011年開始,張小泉布局線上渠道業務,在淘寶、天貓、京東等主流電商平臺刀剪類目銷售中均排名靠前。自2018年至今,張小泉品牌在淘寶天貓、京東平臺的剪具類店鋪排名中一直位居第一,刀具類店鋪一直處于前列。此外,公司還積極擁抱新型電商與運營模式,并持續關注與布局抖音、快手、社區電商等新興電商渠道。

線下方面,張小泉擁有穩定的線下經銷商團隊,長期以來與經銷商保持著良好的互利合作關系。自成立以來,張小泉不斷加大經銷網絡拓展力度,實現了從一線城市至鄉鎮區域的全方位銷售網絡覆蓋,建立了覆蓋大型全國性連鎖超市、區域影響力較大的連鎖超市、五金制品集散市場、小商品集散市場、社區便利店等全面的經銷網絡,有效提升了公司產品的滲透力,構筑了公司自身的線下渠道護城河。

存重銷售輕研發之嫌

作為高新技術企業,自然離不開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針對此次客訴事件,張小泉品牌官方微博公開表示“將持續研發,力爭在刀具產品方面,不僅以鋒利見長,更能充分考慮中國消費者的實際,真正做到‘更懂中國廚房’”。

不僅如此,張小泉2021年年報中公開表示:公司堅持“良鋼精作、創藝生活”,參與制定刀剪行業相關標準,在不斷研發創新過程中掌握了行業內較為領先的核心技術及工藝,為進一步保護核心技術,公司在研發過程中,及時將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為專利技術。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獲得專利135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9項,外觀設計專利94項。

但是,從研發投入來看,2018年至2021年,張小泉所支付的研發費用分別為878.97萬元、1677.82萬元、2006.51萬元和2287.77萬元。銷售費用方面,2018年至2021年,張小泉所支付的銷售費用分別為5459.09萬元、6428.58萬元、8313.75萬元和11729.30萬元。從多年數據看,張小泉銷售費用遠高于同期研發費用。

七成多產品來自代工

《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現,張小泉的生產模式分為自主生產模式和OEM代工模式兩種。2018年至2020年,張小泉刀具、剪具和套刀具組合的自產產量分別為933.14萬把/套/件、984.83萬把/套/件和977.76萬把/套/件,OEM產量分別為3039.22萬把/套/件、2980.78萬把/套/件和3301.18萬把/套/件,遠遠超過自產產量。

由此看出,張小泉七成多產品來自代工。值得注意的是,OEM代工為張小泉公司的主要成本。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張小泉主營業務成本分別為25556.71萬元、28172.65萬元和33590.16萬元,其中OEM產品成本分別為15541.77萬元、17474.62萬元和23384.07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成本的60.81%、62.03%和69.62%。

對此,張小泉表示,近年來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呈現增長態勢,為滿足公司業務的增長需求,抓住市場機遇,擴大銷售規模,公司只有通過外協加工來解決產能不足的問題,豐富自身的產品品類,提升品牌影響力。公司采用外協加工產品的方式提升產能,符合行業的慣例。公司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存在產能無法滿足銷量持續增長的情形。為解決上述問題,公司通過外協加工的方式,來滿足下游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提升市場份額,提高市場知名度。

記者發現,2018年至2020年,張小泉主要產品平均單價分別為11.81元、12.55元及12.88元,其中刀具平均銷售單價分別為19.66元、22元和22.93元,而同期張小泉所自產的刀具單位材料成本僅有5.22元、6.02元和6.16元。

記者還注意到,近年來張小泉產品換貨數量越來越多。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張小泉退換貨數量為9.25萬件/套、18.04萬件/套、24.35萬件/套;涉及的退換貨金額分別為298.45萬元、595.66萬元和869.85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0.74%、1.24%及1.53%。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