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個季度下滑!已跌破200億

2023-04-13 22:29:13來源:中國基金報

4月13日晚,此前曝出“面包吃出生銹刀片”的桃李面包(603866),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業績快報。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76億元,同比增長1.66%,實現凈利潤1.39億元,同比下降12.15%。這是公司連續第九個季度出現業績下滑,此前的2021年和2022年公司凈利潤分別下滑13.5%和16%,且每個季度均下滑。

今年2月中旬,公司生產的面包吃出生銹刀片的消息引發公眾和媒體廣泛關注,彼時公司發了一份公告,稱“已邀請上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媒體對生產環節進行監督檢查,并已向當地公安部門報警并申請立案調查,相關結果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但近兩個月過去,遲遲沒有調查結果,記者致電公司,接線工作人員以“負責人在開會”為由,未予回應。


(資料圖片)

頂著“面包第一股”的光環,桃李面包2015年底登陸A股,鎖定期三年結束后,2019年開始實控人吳志剛家族就持續減持,持股比例從解禁之初的77.86%降至去年底的56.58%,減持超過20個百分點,套現超40億元。形成極大反差的是,公司股價從高點至今跌幅達到57%,市值跌破200億。

毛利率四年下滑四成

華中地區產能利用率僅65%

根據桃李面包這份一季度業績快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76億元,同比增長1.66%;營業利潤1.74億元,同比下降12.56%;利潤總額1.76億元,同比下降13.1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9億元,同比下降12.15%。這是公司連續第九個季度出現業績下滑。

在營收微增的情況下,為何利潤指標出現明顯全面下滑,公司給出了兩方面原因:一是部分原材料價格同比上漲以及部分新建項目投產后產能未完全釋放且前期費用較高,導致本期毛利率同比有所下降;二是利息支出增加。

此份快報沒有披露毛利率和利息費用具體情況,但我們從往期財報可以找到答案。

2022年的一季報顯示,公司的毛利率為25.62%,也就是說今年一季度毛利率大概率低于25.62%。事實上,從2019年開始公司毛利率就處于持續下滑狀態,2018年為39.68%,2019年為39.57%,2020年猛降到29.97%,2021年再降至26.28%,2022年降至23.98%。前后四年時間,桃李面包毛利率持續跳水,降低超過15個百分點,降幅約四成。

產能利用率來看,2022年年報披露了詳細數據。2022年全年,公司整體產能利用率為81.39%。7個大區有4個大區低于80%,最低的華中地區產能利用率只有64.67%,西南地區則為70%出頭,華南地區75%左右,華東地區77%,均處嚴重不飽和狀態。2022年,上述四個區域貢獻的營業收入占到公司總營收的半壁江山。

利息支出增加則源于公司在2022年負債的增加。桃李面包從2014年開始長達8年沒有長期借款,但2022年突然有了一筆3億元的長期借款。另外,2022年公司還做了兩期各1億元的債權融資計劃,這也增加了利息負擔。

“面包吃出刀片”仍無調查結果

去年蛋糕查出飛蟲被處罰

桃李面包上一次被輿論廣泛關注是不到兩個月前的2月中旬,彼時“面包吃出生銹刀片”事件沖上熱搜。

2月17日,遼寧鞍山一名女子稱自己在某店內購買了桃李面包生產的面包,在里面吃出一塊美工刀刀片,刀片大約有兩厘米左右,且已經生銹了。隨后,女子聯系了桃李面包的工作人員。根據女子與桃李面包工作人員的溝通錄音,對方表示,生產是沒問題的,并給出賠償方案:以后出新品讓女子第一個試吃。

對上述解決方案,女子表示無法接受。2月19日,當事人發視頻回應稱,刀片已經生銹,在面包上留下黑色印跡,自己不要求賠償,將會請第三方介入鑒定,如果鑒定出來,希望廠家給消費者一個交待。

在輿論壓力下,桃李面包發了一份“澄清公告”,表示“排除在生產過程中存在金屬刀片的可能性”。公告還稱,“目前桃李面包已邀請上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媒體對生產環節進行監督檢查,并已向當地公安部門報警并申請立案調查,相關結果會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

不過,到目前為止該事件仍無調查結果。為此,記者致電公司,詢問調查結果是否已經出來,會不會向公眾公布以及何時公布,接線的工作人員表示,“負責人不在,在開會”。

記者注意到,關于公司產品中吃出異物的投訴并非個案,包括吃出毛線、死蟲、毛發、蒼蠅、塑料、不明黑色硬塊等等,不一而足。就在“刀片事件”至今近兩個月時間里,黑貓投訴平臺就新增了不下10起投訴,總投訴超過260條,食品安全相關占據大頭。

桃李面包因食品安全問題被監管部門處罰的案例也不鮮見。

以桃李面包天津公司為例,天眼查數據顯示,2022年桃李面包天津全資控股子公司被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罰。處罰決定書顯示,天津桃李于2022年1月25日生產了840袋純蛋糕,在該批次產品中,有純蛋糕混有飛蟲異物。經排查,出現飛蟲異物的原因為當事人蟲害控制工作不夠徹底。為此,桃李天津公司被罰款5萬元。

另外,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生產的1批次純蛋糕曾被檢出菌落總數超標。根據天津市西青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于不合格食品風險控制情況的通告,天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純蛋糕(生產日期:2020-10-26),經抽樣檢驗,菌落總數項目不符合GB 7099-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 面包》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實控人減持、質押套現逾50億

股價回調57%市值跌破200億

業績持續下滑、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同時,公司實控人方面卻在持續通過減持、質押等方式套現,且力度比較大。

1995年,桃李面包創始人吳志剛在遼寧丹東創立了一家面包小作坊,也就是桃李面包的前身。桃李面包主打“無添加、新鮮送達”,憑借這一點,桃李面包逐漸占領東北和華北市場,成為短保質期面包龍頭。2015年底,桃李面包成功在上交所掛牌,成為A股“面包第一股”。彼時,實控人吳志剛家族(吳志剛及妻子盛雅莉,三個兒子吳學群、吳學亮、吳學東)持股比例77.86%。

2018年12月首發股份上市滿三年剛解禁,吳志剛家族就迫不及待開始了減持之旅。

2018年12月,吳志剛及其一致行動人盛利、盛雅萍擬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941.2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2019年4月,吳志剛家族第二次公布減持計劃,盛雅莉、吳學東等四人擬在未來三個月內減持不超過2.10%股權。2019年11月,吳志剛第三次公布減持計劃,擬減持不超過2%股權。此后,2020年、2021年、2022年減持幾乎從未間斷。

截至2022年底,實控人吳志剛家族(盛雅莉,吳志剛,吳學群,吳學亮,吳學東)持股比例已經下降到56.58%,四年時間降低超過20個百分點,粗略估算套現金額在40億元以上。目前,吳學東的持股已經僅剩1個多百分點,退到了第十大股東,后續再減持或很快退出“十大”之列。

除了直接減持股份,吳志剛家族還通過質押股份融資的方式套現,其中吳學群的質押比例最高,達到35%,而整個家族質押比例27.54%,質押了2.08億股,保守估算融資額不低于10億元。這樣,減持加質押,吳志剛家族的套現金額至少在50億元以上。

此情況下,公司的股價比較難看。公司股價曾一度創出5年6倍的不錯走勢,但伴隨業績下滑和持續的減持壓力,公司股價從高點至今兩年多時間已經跌去57%,最大跌幅則達到67%,目前最新市值192億。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