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宗良再度做客《財富嘉年華》 解讀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展望2024

2023-11-30 15:57:20來源:今日熱點網

時隔6年,中國金融領域最高規格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成功召開。此次會議不僅被視為影響中國金融改革發展長期目標的重要會議,對于廣大投資者而言更具有指引未來方向的重要意義。

11月30日,由恒昌孵化的高端對話直播欄目《財富嘉年華》再度攜手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恒昌宏觀經濟研究室學術顧問宗良博士,帶來了《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學習與貫徹》的主題分享,為廣大投資者在線詳細闡述了會議所勾勒的中國金融發展藍圖,以及具體政策措施,提振了信心,也贏得觀眾熱烈好評。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恒昌宏觀經濟研究室學術顧問宗良博士

八大看點聚焦金融強國

自1997年以來,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每五年召開一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次會議都會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為下一階段金融改革政策和方向定調,并推出監管機制、機構改革和市場發展一系列重大舉措。因此,學習和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具有重要意義。

回顧過往,歷次會議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助推金融改革進入新的歷史階段。1997年,重點解決了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國產生的影響,取得明顯成效;2002年,推進了銀行股份制改革和監管分離;2007年,完成了銀行股份制改革任務,發展了資本市場;2012年,抓住經濟結構調整機遇,促進了金融多元化發展;2017年,建立起金融監管新框架。

2023年10月末,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順利召開,強調指出: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全面加強金融監管,完善金融體制,優化金融服務,防范化解風險,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此次會議提出的總體方案,宗良博士從首次提出建設金融強國;首次提出做好五大金融新篇章;提高金融服務質效;發揮好資本市場樞紐功能,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著力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確保國家金融和經濟安全;綠色金融由“謀篇”進入“布局”新階段;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強化黨的領導,支持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做優做強等方面總結出會議的八大“看點”。

宗良博士表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首次明確提出“建設金融強國”這一戰略定位意義重大。現階段我國金融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難以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求;與此同時,我國金融體系的全球競爭力和國際地位與我國經濟地位已不適應。面對國際環境變化和國內需求變化,建設金融強國成為未來發展的必然任務。

事實上,我國已具備成為金融強國的潛力與條件。一是經濟規模大、實力強,具備成為金融強國的經濟基礎;二是我國國民儲蓄率連續多年位居大型經濟體全球第一,資金充裕,具備全球領先的資金籌措能力;三是外匯儲備規模全球第一,國家資金調度和運用能力強;四是宏觀金融調控能力增強,經驗相對豐富。因此,未來五年將成為謀劃金融強國目標的關鍵時期。

“五篇大文章”將成為未來發展重點

在本次會議上,還首次提出了要做好“五篇大文章”,即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宗良博士表示,這“五篇大文章”與國家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將對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重要影響。

首先,科技金融作為解決不被卡脖子問題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大力支持科技金融發展將有助于利用更多金融資源推動科技創新。通過不斷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能力、強度和水平,我國將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科技強國的快速實現。

其次,綠色金融將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手段。自2016年七部委首次提出“綠色金融”概念以來,我國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余額快速增長,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未來五年,兌現碳達峰承諾將成為重要任務,同時能源安全問題也變得更加緊迫。因此,綠色金融承擔著關鍵責任,將在推動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找到平衡,助力實現可持續繁榮。

第三,普惠金融是滿足小微企業等群體發展需求的重要舉措,其與數字金融的有機結合將引領未來的競爭。截至2023年6月末,我國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已達到28.74萬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普惠金融的發展有助于支持民營經濟、小微企業的增長,提升經濟整體創新力和競爭力。與此同時,數字金融的發展將為普惠金融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務,實現金融資源的普惠化和普惠效應的放大。

第四,養老金融是關注人們生命周期全過程的重要金融體系,也是國家關注養老問題的體現。根據相關數據,預計未來老年產品及服務市場將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長,總體市場規模將在2027年突破20萬億元。因此,做好養老金融具有重大意義,將為廣大老年人提供多樣化、優質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確保他們晚年生活的安全和幸福。

最后,數字金融作為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發展方向,引領未來的大文章至關重要。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9.8%。預計到2025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將超過60萬億元。數字金融的發展將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強大支持,促進產業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助推經濟高質量增長。

宗良博士還表示,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環境,我國金融業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有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從總量看,截至2023年9月末,我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達372.5萬億元,是2017年末的1.81倍。未來五年,各金融機構都將深入研究,以這“五篇大文章”為抓手,不斷加強改革開放,推動金融體系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從而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恒昌孵化的高端對話直播欄目,《財富嘉年華》在投資者教育領域一直發揮著資源聚合的優勢以及品牌影響力,不斷為廣大投資者奉上真知灼見,助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本次邀請宗良博士深入解讀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既是撥云見日,凝聚信心之舉,也是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下,恒昌深入思考如何應對挑戰、加速轉型、將會議精神轉化為具體行動的一次落地實踐。

作為民營經濟乃至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恒昌用12載砥礪深耕、未來蝶變升級書寫了民營企業從數字普惠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科技金融的轉型探索故事。未來,恒昌將繼續以國家政策為導向,圍繞科技金融戰略定位,埋頭苦干,銳意進取,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以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助推金融強國建設、中華民族復興偉業。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