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原創 > 正文

業內專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養老產業的巨大發展空間

2021-09-28 08:26:42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日前由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和挪威城市區域研究所聯合主辦的2021中挪社會政策論壇上,業內專家圍繞應對高齡少子化挑戰的國際經驗與制度安排等相關議題進行深入研討,并對老齡化社會服務體系建設及養老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變化調整正處于關鍵節點。他從應對高齡少子化的結構政策與制度安排和建立健全人口服務體系兩個方面提出緩解高齡少子化趨勢的建議,包括實行支持生育、養育、教育的結構政策與制度安排、實行積極就業的結構政策與制度安排等。

在積極應對老齡化過程中,還要看到養老產業的巨大發展空間。“人口老齡化帶來養老服務需求的急劇增長,但養老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養老機構空置率較高、社區養老服務覆蓋率較低。”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養老與保障研究室主任林寶表示。

“未來十年是中國應對老齡化的‘機會窗口期’,應結合中國國情,有效借鑒國際經驗,加快構建完善的老年服務體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研究員葛延風提出,要堅持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原則;合理區分公共服務、公益服務、私人消費品之間的界限,形成合理的定價及補貼機制,強化質量監管;政府、市場、家庭與社會力量要合理分工;醫療衛生服務與生活照料服務要充分結合。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提出,在幾乎所有發達國家,60歲以上消費者的人均消費額超過了25歲至64歲年齡層均水,未來20年,老年人的可支配收入預計還將增加。“銀發經濟”激活了新消費。老年群體提供了大量衛生保健領域的經濟和商業機會,還對生物技術、設備、制藥和護理服務領域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拉動作用。

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黨俊武提出,老齡產業可能是未來的主流產業。老齡文化產業、老齡健康產業、老齡宜居產業、老齡制造產業、老齡服務產業和老齡金融產業六大產業具有高成長。面對老齡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關鍵在于轉變產業觀,確立新的發展戰略和商業模式。

責任編輯:孫知兵

相關熱詞: 人口老齡化 養老產業 大力發展 社區養老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