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街e觀察】巨額連帶責任 連夜“緊急辭職” 獨立董事制度該走向何方?
新華財經深圳11月24日電(記者吳燕婷 閆鵬) 近日,康美藥業虛假陳述案一審結果落定,該案判決開立獨立董事承擔連帶責任的先河。萬元的薪酬面對億元的賠償,讓多位獨董選擇“緊急辭職”……康美藥業處罰對獨董帶來哪些沖擊?為何獨董總被詬病既不獨也不懂?我國獨董制度和生態應該如何完善?
敏感期內多位獨董“緊急辭職”
11月12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全國首例證券集體訴訟案作出一審判決,責令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因年報等虛假陳述侵權,賠償證券投資者損失24.59億元。其中,江鎮平、郭崇慧5名時任獨立董事被判承擔5%或10%的連帶賠償責任,對應金額共計3.69億元。
而康美藥業擔任獨立董事每年所獲酬勞僅10萬元左右,卻因財務造假被判上億元的連帶賠償。過億元的連帶賠償責任,驚醒獨董“躺贏”的“美夢”,并在此震懾下,引發一波上市公司獨董“離職潮”。
圖為部分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辭職公告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自11月12日康美藥業虛假陳述案一審結果出爐后,至今已有華電能源、遼寧成大等30多家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遞交辭呈,且大部分在任期未滿的情況下“緊急辭職”,金花股份甚至被履職僅一年多的獨董催促“盡快披露辭職事宜”。
盡管各家公司在公告中表達獨董辭職對公司的正常運作不會造成影響,但還是出現頗為戲劇性一幕。11月22日,開山股份發布聲明,對“執意”辭職的獨董史某某進行強烈譴責,認為其辭職“極易誤導投資者”,并保證集團旗下成員公司不發生有意財務造假行為。
業內人士認為,辭掉獨立董事一職,只是避免了當前和未來的風險,但過去的風險并不會因為辭職逃亡而隨之消失,簽下的字是抹不掉的。面對獨立董事的“辭職潮”,建議相關部門“關心”一下被辭職的上市公司,請有關專業人員對相關公司的財務情況等進行一次認真審查。
當前業內共識是,康美藥業虛假陳述案是獨董擔責的里程碑案件,對于完善獨董制度具有重大參考意義。同時也再次敲響警鐘,作為一名合格的獨董,要敢于對有問題的提案說“不”,形成對上市公司內部的監督和制衡作用。
獨董被詬病為“漂亮花瓶”久已
實際上,獨立董事需要具有獨立性,并且可以盡職盡責為中小股東創造權益,同時對上市公司的公司事務做出獨立性的判斷。但不少人士反映,很多獨董既不“獨立”也不“懂事”,更像是一個“花瓶”,成為上市公司的一種“擺設”。
“康美的這次判決,足以寫進中國獨董發展史,有可能打破獨董是‘漂亮花瓶’的刻板印象。”重慶理工大學副教授王文濤表示,絕大多數的獨立董事沒投過反對票,甚至即使投了反對票,決議依然能夠通過,而康美藥業獨董被判連帶承擔上億賠償,將引發對現有獨董制度的思考和完善。
究其原因,獨董問題的主要矛盾在于地位不獨立、責權利不對等,何況“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成為我國獨董被詬病“花瓶”直接原因。
“由于獨董大都是上市公司大股東提名后當選,和大股東關系密切,在董事會表決時,通常都會投贊成票。”浙江裕豐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厲健說,獨董一年到頭只開幾次會,深度履職有賴于公司大股東、高管層的配合和協助,每年薪酬通常只有五六萬或十幾萬元,一旦其違反信披義務被處罰,按新證券法可處50萬元-500萬元罰款,而且一旦被證監會處罰,還可能承擔巨額連帶賠償責任。
在康美藥業處罰落定后,“花瓶董事”最大的風險在于,一旦被秋后算賬,可能賠得傾家蕩產。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多位已取得滬深交易所獨董資格證書的人士并不著急履職,處于觀望和擔憂狀態。
厲健認為,在過去的20年里,獨董制度在推動資本市場發展的過程中的確發揮了一些作用,但隨著新證券法的施行,特別是康美藥業案敲響的警鐘,獨董制度也迫切需要重大變革。“我對獨董制度改革的建議是,要么不當,要當就得深度履職,同時監管部門應為獨董履職提供支持、加強監督。”
業內呼吁重塑獨董權、責、利生態
此次康美案對獨董的處罰,再次喚醒了我們對于獨董責任的重視。業內認為,如果一味聚焦于苛責和處罰,恐怕會陷入“無人敢為獨董”,相比于“追責”更重要的是,通過對獨董制度權、責、利生態的全面重塑,解決中國獨董制度的困境。
其中最關鍵的在于,如何重塑獨董的獨立性。一家大型券商研究所負責人認為,應對獨董制度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獨董制度獨立的選拔、運行機制以及有效的激勵和保護機制。鑒于獨董在公司治理中重要作用,相關部門可考慮形成第三方獨董資源庫,統一選聘并授予薪酬來解決獨董獨立性問題。
另一方面,可以換個思路,從建立聲譽評價體系,加大對獨董的負面約束。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認為,可以通過建立獨董市場負面清單和準入制度,一旦獨董因個人原因,導致所在的公司破產或涉嫌違法違規,他將面臨個人聲譽的重大損失,甚至將面臨終身禁入資本市場的重大處罰。相較于正向的經濟利益激勵,根植于聲譽的負向激勵,或許更能調動具備專業知識的高素質人才加入獨董的隊伍。
此外,在康美藥業案巨額連帶賠償下,對于普通董監高以及兼職外部獨董責任認定問題的討論頗多,同時關于獨董責任與保護并存呼聲也較為高漲。
據了解,在集體訴訟制度與獨董制度較為成熟的美國,除了因失職導致公司破產等重大困境或者引發重大會計丑聞,獨立董事在集體訴訟中列為被告甚至是被罰自掏腰包承擔訴訟責任的情況,實踐中是極少出現的。
受訪人士表示,權責平衡下對于獨董履職風險的保護,是美國獨立董事制度得以不斷完善的一個重要條件。除了法律本身為獨董履職提供了保障,來自公司立法允許的損失補償和強大的獨董保險制度,也可有效降低獨董的連帶風險。
“康美藥業虛假陳述案判決后,為我國獨立董事制度改革帶來契機。”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獨立董事應持續在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等方面應發揮作用,而不能成為有名無實的‘花瓶’”。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世界動態:商務部:2022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2023-01-18
- 天天訊息:又創紀錄!北向資金本月凈買入升2023-01-18
- 關注:同濟大學教授黃運成:2022年科創板新2023-01-18
- 【天天時快訊】今天將有大動作?市場步步緊2023-01-18
- 新奧集團:數智化引擎打造更安全城市燃氣2023-01-18
- 視燈指數 2022 年度視頻號發展白皮書發布2023-01-18
- 有保障的個人小額借貸,認準微眾銀行的小額2023-01-18
- 【天天聚看點】周大生接待38位機構投資者調2023-01-18
- 當前簡訊:建發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換股,A股2023-01-18
- 順網科技: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57.28萬元,2023-01-18
- 環球消息!63億“抄底”紅星美凱龍,建發股2023-01-18
- 博時基金:把握“六新”投資方向 布局資產2023-01-18
- 國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2023-01-18
- 養元飲品:與“兔”共舞再推力作 攜手G6662023-01-18
- 佰維存儲: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行業前景2023-01-18
- 天天速訊:君實生物:將于近期與監管部門溝2023-01-18
- 深耕麻辣燙賽道,楊國福堅持品質創新,推動2023-01-18
- 海南發展: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38.09萬元,2023-01-18
- 數碼視訊: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2500.00元,2023-01-18
- 福瑞股份: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69.84萬元,2023-01-18
- HALO HAPPY 兔 YOU|2023積分大派兌 這2023-01-18
- 易事特重組方案被深交所關注 要求說明交易2023-01-18
- 每日熱點:強勢反彈近三個月 中概股“春天2023-01-18
- 【全球時快訊】節前黃金消費暖意濃 多家上2023-01-18
- 世界今熱點:A股資本舉牌鏡像:出手頻次降2023-01-18
- 年關將至“囤金潮”來襲 黃金珠寶股表現強2023-01-18
- 環球要聞:東土科技:1月17日獲融資買入4272023-01-18
- 【世界熱聞】太陽能:1月17日融券賣出金額12023-01-18
- 深圳機場去年旅客吞吐量下降超四成 免稅店2023-01-18
- 集采開標 種植牙費用有望降低一半2023-01-18
精彩推薦
- 世界動態:商務部:2022年全國實際使用外...
- 【天天時快訊】今天將有大動作?市場步...
- 當前簡訊:建發股份入股、阿里巴巴換股,A...
- 環球消息!63億“抄底”紅星美凱龍,建發...
- 國家能源局: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
- 環球短訊!甘李藥業(603087)1月17日主...
- 我國建筑市場發展將轉向“寬進、嚴管、...
- 今日要聞!好口碑、硬實力,“華僑城團圓...
- 人口開始負增長,房價終于要被按住了?丨...
- 天天微速訊:碧桂園6.25億美元優先票據...
- 深圳擬不再安排建設安居型商品房
- 世界最資訊丨人口步入負增長時代 統計...
- 全球快訊:華僑城A:2022年度合同銷售額552.7億元
- 天天要聞:王健林將萬達酒店65.04%股權...
- 天天快看:統計局局長康義:房地產市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