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光大控股:力爭于2022年實現運營“碳中和”

2021-12-06 19:57:30來源: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12月6日電 第24屆京港洽談會京港金融合作專題活動6日在北京和香港兩地線上線下同步舉辦。光大控股董事會主席趙威在論壇上表示,公司將力爭于2022年底實現運營“碳中和”。光大控股作為在港上市的央企投資機構,將充分發揮自身專業能力和平臺優勢,助力陸港兩地的“雙碳”戰略目標實現。

趙威還倡議,希望京港兩地的金融機構攜起手來,以更大力度推進“雙碳”戰略,包括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實現運營層面的碳中和;構建綠色非標資產交易平臺;建立京港綠色投資聯盟;共同研究制定適合國情的ESG標準;共同完善PE行業ESG標準等。

十余年專注投資低碳新能領域 投資收益與社會效益雙軌共贏

據悉,光大控股早在十余年前已開始對碳中和與新能源領域進行投資,從早期投資低碳改造和節能減排,到后來布局了風光電;再到當前的儲能、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乃至智慧場景綜合運用技術手段幫助傳統企業提效減碳,練就了豐富的投資經驗,積累了廣泛的投資網絡和先發優勢。重點項目包括:

2009年光大控股投資了節能風電,這也是該公司參與的第一個國企混改項目,取得了較高的回報。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光大控股2017年參與了小鵬汽車的A1輪融資,并在之后連續投資,小鵬汽車市值高點近600億美元,較團隊投資時點估值增長了約50倍。此外,2021年,秉承長期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光大控股在董事會成立了ESG委員會,將ESG理念全面貫徹到公司的治理和投資中。

賦能旗下產業“碳中和” 打造零碳經濟體系

以股權投資的形式、進入優秀的“綠色項目”并取得不俗成績,是諸多PE機構在綠色投資領域的慣常打法。而光大控股作為一家千億級規模的跨境投資平臺,除了上述提到的諸多優秀股權投資案例外,還罕見地以強大的資金實力戰略孵化了幾大龍頭產業平臺。在支持產業發展過程中,光大控股亦前瞻性地賦能他們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提早布局,搶占制高點。

光大控股孵化的中飛租賃,是亞洲首家飛機全產業鏈解決方案供應商。與其他金融租賃公司不同,中飛租賃專業做經營性飛機租賃業務,即擁有飛機資產,且打通了飛機的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從新飛機的采購、租賃,二手飛機的轉售、租賃,到老飛機的拆解和航材的再銷售,挖掘了飛機的全生命周期價值。

注重環境友好 率先進行運營“碳中和”

實際上,光大控股在運營層面,已經朝著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的方向做了很多工作,主要包括四個層面:一是資源利用,包括節省辦公用品、節約用水用電、節省資訊及通訊技術設備能源、公司車輛環保使用等。二是環保減廢,推動減廢無廢處理。三是綠色辦公,利用高科技手段,提倡視頻會議、電話會議、推動無紙化辦公、推進業務數字化轉型。四是可持續采購,公司在選擇供應商時提倡優先考慮對社會及環境負責任的供應商。

發揮跨境優勢 更大力度推進“雙碳”戰略

趙威表示,光大控股愿與兩地金融機構攜手,在以下幾個領域內充分合作,包括:

倡議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實現運營層面達到碳中和。倡議有條件有意愿的金融機構,率先實現運營層面碳中和,聚焦“雙碳”戰略目標,做出表率。

倡議構建綠色非標資產交易平臺。光大控股愿與在港的金融機構一道,發揮各自專長,共同發起設立 “一帶一路”領域綠色非標資產交易平臺,對上述領域資產的托管、交易、咨詢、服務等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綠色投資循環暢通。

倡議建立京港綠色投資聯盟。充分發揮京港兩地金融機構各自優勢,加強在綠色金融投資領域的創新,促進兩地金融機構在綠色債券、綠色基礎設施、綠色基金等投資領域的深度合作。

倡議共同研究制定適合國情的ESG標準。當前,亟需建立、完善起一套,既與國情相符、又相對透明、還能夠讓海外投資者真實看到中國企業改善和價值提升的 ESG 披露和評價體系以及標準。

倡議共同探索完善PE行業ESG踐行標準。光控愿意貢獻自己的實踐經驗,與有關機構一道,參考全球標準、結合本土實際,共同研究完善適用于我國PE行業的ESG評價體系和標準,共同推進ESG在PE行業的落地執行。

關鍵詞: 光大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