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私募對虧損產品停收管理費引業界爭議

2022-03-06 09:17:14來源:上海證券報

新華財經上海3月6日電 當私募基金凈值跌至1元以下,私募管理人停收管理費的意義在哪里?

今年以來市場震蕩調整,諸多私募基金遭到嚴重打擊。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1日,7000多只私募基金凈值跌至1元以下,其中不乏百億級私募旗下的部分產品。在此背景下,赫富投資、東方港灣相繼表示停收管理費,東方港灣更是表示,以后發產品時,合同列明產品凈值1元以下不收管理費。

受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對虧損產品停收管理費固然是私募管理人踐行責任,愿意與投資者共渡難關之舉,但該行為一旦引發跟風效應,問題或隨之而來:如何同等對待高位申購老產品,凈值雖在1元以上但同樣面臨虧損的基金份額持有人?頭部私募有能力在產品虧損時作出讓利之舉,但中小私募基金在沒有管理費和業績報酬收入的情況下還能否繼續生存?不賺錢不收管理費是否會對投資者造成風險收益不對等的錯誤引導?

引熱議:彰顯私募基金“絕對收益”屬性

一些百億級私募對虧損產品停收管理費的決定一經傳出,便受到市場的關注。

雪球副總裁夏凡表示,2004年陽光私募起步的時候,便通過明確的業績報酬機制實現管理人和投資者的利益綁定。此次個別管理人對凈值低于1元的基金份額免收管理費的舉動,進一步強化了利益一致性,即管理人為投資者創造絕對收益后才能獲得管理費和業績報酬收入。

“對虧損產品免收管理費開了私募行業的先河,充分體現了私募管理人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也是私募行業投資者服務進一步升級的體現。此舉不僅能獲得投資者的廣泛認可,而且可能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私募效仿。”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表示。

某銀行渠道人士透露:“私募管理人對虧損產品免收管理費的舉動,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渠道方也較為支持。畢竟在震蕩市中投資者面對純虧損是比較焦慮的,管理人這一舉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資者繼續持有的信心,引導長期投資。”

冷思考:引發行業跟隨利弊皆有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片認可聲中,多位業內人士也提出了一些“冷思考”。

“此前部分私募主要是針對個別產品免收管理費,如果東方港灣以后真的在所有產品合同中列明凈值1元以下不收管理費,有可能引發行業跟隨行為。頭部私募有能力讓利,但中小私募生存會非常艱難。”某百億級私募市場人士直言。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日,7473只累計凈值低于1元的私募產品中,有4516只產品來自管理規模低于5億元的私募管理人,占比超過60%;而管理規模超過50億元的頭部私募旗下產品僅為1275只,占比不足兩成。

滬上某百億級私募創始人表示:“免收管理費可能弊大于利,原因有兩個:一是,對投資者來說,是否收取管理費對其產品收益的影響較小;但對私募管理人來說,在產品虧損時沒有業績報酬收入,如果再免去管理費,那么其日常支出、團隊運營成本就很難覆蓋,容易引發優秀人才離職,最終對公司和投資者的傷害可能更大。二是,就算管理人在可以承受的范圍內適當降低管理費,也可能會引發渠道間的區別對待問題,因為私募管理人在各渠道發行產品所設預警線可能不同。我覺得私募管理人可以考慮放棄未來的部分收益來安撫投資者,如投資者如果選擇虧損退出,管理人可承諾其未來再買產品賺錢后不收或者少收業績報酬。”

夏凡分析稱:“對凈值低于1元產品的投資者免收管理費,那么對產品凈值在1元以上但由于進入時點較高同樣面臨虧損的投資者如何安排?頭部私募可以慷慨地放棄一定的收入,但在生存線附近徘徊的小私募該如何自處?如果虧損產品免收管理費成為未來規則,是否會無形中提高私募行業的進入門檻,固化行業競爭格局與人才流動效率,進而帶來行業活力的下降?”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