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欣旺達定增遭腰斬:新勢力加持或難解困局 能否勝任"備胎"角色?

2022-04-19 19:28:17來源:新浪財經

隨著新能源汽車板塊的連日回調,去年高位定增融資、擴充產能的公司,股價紛紛跌破增發價。其中,二線鋰電廠商欣旺達的破發幅度最大,目前23元左右的價格相比41.9元/股的定增價已接近腰斬。

成立于1997年的欣旺達以消費鋰電池PACK起家,主要應用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領域。2008年,欣旺達涉足電動汽車電池業務,開始研發動力電池PACK;2014年,公司再次收購東莞鋰威51%股權布局鋰電電芯領域。

近幾年,由于消費電子市場日趨飽和,手機等電子產品銷量幾無增長,欣旺達亟需尋找新的突破口,因而加快了動力電池領域布局。但從股價看,市場似乎對欣旺達動力電池業務的前景頗存疑慮。

新勢力加持或難解增收不增利窘境

消費鋰電起家的欣旺達,自2008年以來,已涉足動力電池相關業務13年之久。

2021年,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類產品營收29.33億元,同比增加585%,但仍只占全年374億元總營收不足8%。公司動力電池業務毛利率為-0.87%,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南京市欣旺達新能源有限公司、欣旺達惠州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2021年分別虧損達3.04億、4.44億、3.12億元。

布局動力電池業務十多年時間,即便期間經歷了洶涌的新能源汽車大潮,欣旺達在動力電池領域依舊未能取得突破。

2022年2月,欣旺達公告稱,19家企業以24.3億元人民幣對其子公司欣旺達電動汽車電池有限公司進行增資,認購12.37億元人民幣的新增注冊資本,對應本次增資完成后欣旺達汽車電池約19.5495%的股權。

上述19家入股企業中,新勢力蔚小理三家投資共計10.5億元,接近投資總額的一半,力挺欣旺達之勢明顯。

由于起點較低,欣旺達動力電池業務規模保持了較快的增速。

2020年,欣旺達未進入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前十行列;2021年,公司動力電池總出貨量3.52GWh,其中國內裝車量2.06GWh,市占率1.3%,位列裝車量第十;2022年一季度,公司動力電池裝車量0.81GWh,市占率增加到1.58%,份額排名也升至第九位。

有了蔚小理等車企在股權層面的加持,欣旺達動力電池業務市場份額進一步增加應當也在意料之中。不過,盈利能力能有多大改善空間,或許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

2021年,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凈利率分別為-11%、-23%和-1%,此前幾家新勢力也一直處于虧損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盡快扭虧已成為幾家公司的當務之急。轉移到欣旺達的新增動力電池訂單,能留下的利潤空間想必也十分有限。

此外,為應對鋰、鎳、鈷等上游資源價格的大幅上漲,各家電池廠商過去一段時間都在緊鑼密鼓補齊資源短板。

2018年3月到2022年2月,寧德時代對外投資及自建鋰礦近10個項目;比亞迪投資與鹽湖股份、西藏礦業、盛新鋰能等公司進行了鋰鹽項目合作,并在智利也參與投建鋰礦開采項目;億緯鋰能通過對金昆侖鋰業、大華化工、興華鋰鹽等公司的入股,保障鋰資源的供給。

國軒高科、蜂巢能源等二三線動力電池企業,也都在鋰資源領域紛紛布局。

除了鋰資源外,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等頭部電池企業還在鎳、鈷等三元電池材料領域做了較多布局。

與上述主流電池廠商不同,欣旺達在鋰、鎳、鈷等領域基本未進行布局,而是押注磷酸鐵鋰,且只投磷礦。目前,欣旺達的磷礦項目規劃年產能已經高達1000萬噸,其中約750萬噸的產能尚未投產。

在鋰鹽等資源供不應求的中長期趨勢之下,原材料成本端壓力,也將會對欣旺達的持續盈利能力構成較大挑戰。

資金壓力巨大 能否勝任“備胎”角色?

實際上,欣旺達獲得包括蔚小理在內車企的加持也在情理之中。

2021年,蔚來汽車總銷量9.1萬臺汽車的電池全部來自寧德時代;小鵬汽車9.8萬臺的總銷量中,約7.74萬臺來自寧德時代,占比近8成;理想汽車9萬臺銷量也全部來自寧德時代和時代上汽。可以說,寧德時代已掌握住了蔚小理的“命門”。

由于寧德時代市占率過高,考慮到話語權和供應鏈安全等問題,蔚小理等車企轉移部分訂單到其他電池廠商實屬必然。動力電池業務規模處在起步階段、且有消費鋰電業務基礎的欣旺達便成為了蔚小理等車企動力電池供應商的“備胎”首選。

不過,要成為合格的“備胎”,大幅擴張產能是必然選擇。

2021年8月,子公司欣旺達汽車電池與吉利、吉潤投資建設電芯、模組及電池包產線,一期峰值產能配套不低于60萬套HEV動力電池包,第二期增至80萬套;同月,與南昌經開委投資200億元建設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后新增年產能50GWh電芯和50GWh電池系統。

2021年12月,欣旺達汽車電池擬投資200億元建設“年產能30GWh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棗莊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約200億元。

2022年3月,公司擬投資120億元建設“珠海30GWh動力電池項目”;同月,擬投資80億元建設“什邡20GWh動力電池和儲能項目”。

除了動力電池業務長期虧損的負擔外,連續大額的投資讓資金壓力成為了欣旺達需要翻越的另一座大山。

年報顯示,2021年末,欣旺達賬面資金84億元,各類有息負債則多達110億元,總體資產負債率67.75%,也顯著高于行業50%-60%的平均水平。

此外,2019年至2021年,欣旺達每年資本開支額均保持在30億元以上;2022年投入力度大幅增加后,資金缺口或將進一步暴露。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底剛剛完成的40億元定增融資后,參與定增的多家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外資等機構短短半年內接近遭遇腰斬。

未來,欣旺達若重啟新一輪定增進行融資,參與的機構或許將會更加謹慎。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