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阜博集團臨時停牌 原因眾說紛紜

2022-04-29 08:08:54來源:智通財經

下午臨時停牌,原因眾說紛紜。4月28日晚間,阜博集團(03738)發布公告,指出公司股份自2022年4月28日下午2時39分起于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短暫停止買賣,以待公司刊發公告知會及提醒公眾公司觀察到的有關公司股份的不尋常及不規則交易,公司相信這可能是(現時)未知市場參與者的市場失當行為導致的結果。

 

因“市場失當行為”而申請臨時停牌,這在港股歷史上極其罕見,在引發外界關注的同時,阜博集團展現出對投資人負責任的緊急處理能力。

智通財經APP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市場失當行為通常指包含內幕交易、虛假交易、操控價格、披露關于受禁交易的資料、披露虛假或具誤導的資料以誘使進行交易、操縱證券市場的六類罪行。

 

此外,第XIV部規定了3種新的刑事罪行,包括:在證券、期貨合約或杠桿式外匯交易方面使用欺詐或欺騙手段;披露虛假或具誤導的資料以誘使訂立杠桿式外匯交易合約;代他人進行期貨合約交易的虛假陳述。

然而,內幕交易、在場內進行“清洗交易”、自買自賣倒手、制造交投活躍,價格虛假或誤導極強的虛假交易、進行惡意做空、操縱股價及證券市場這些行為在市場中屢見不鮮,上市公司和廣大投資者歷來因此而損失慘重。

資料顯示,任何干犯六種市場失當行為的相關人員,監管部門可根據《證券及期貨調理》第XIV部規定而進行刑事檢控,或在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被民事起訴。

其中,刑事懲罰中最高將處以監禁10年及/或罰款港1000萬元的刑罰,法院還可能發出取消資格令、冷淡對待令和紀律轉介令。同時,違反取消資格令或冷淡對待令也將被視為犯罪,最高可被罰款100萬港以及監禁2年。

除了刑事懲罰之外,《證券及期貨條例》還對因市場失當行為或根據第XIV部的任何罪行而蒙受金錢損失的任何人,提供了民事私人訴訟權利,以向從事市場失當行為或犯下第XIV部規定的罪行的人士尋求損害賠償。除非不進行賠償是公、公正和合理的,否則該人士應作出損害賠償(根據第281條及第305條)。

結合公告來看,盡管透露的信息量有限,但是公司或許將會有進一步動作。此舉是否有利于打破資本市場陳舊慣例,促進金融市場健康、穩發展?不妨拭目以待。

關鍵詞: 阜博集團臨時停牌 市場失當行為 證券及期貨條例 期貨合約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