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3月23日 天天播報
新華財經北京3月23日電 四大證券報內容精華摘要如下:
【資料圖】
中國證券報
??ChatGPT帶火智能駕駛 機構爭相掘金新賽道
近期ChatGPT以其高效信息獲取、海量數據調用、超強優化學習能力火速出圈。而在智能駕駛行業賽道,創投機構、二級市場私募機構對于智能座艙語音交互、自動駕駛模型訓練、自動駕駛底層算法躍遷升級等方面的動態跟蹤熱度和細分投資機會挖掘,也在進一步升溫。業內人士認為,類似ChatGPT、GPT4等在促進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相關企業的研發效率提升、智駕算法啟發等方面均可以帶來新的價值乃至變革性的影響。無論是車企還是產業鏈公司,一二級市場相關中長期投資機會均值得重點關注。
??3月以來逾400家公司獲券商調研 數字經濟龍頭受關注
3月以來券商合計調研433只個股,被調研個股多屬于工業機械、電氣部件與設備、機動車零配件與設備以及電子設備和儀器板塊,分別有51家、30家、19家、17家。部分績優股吸引券商關注。截至3月22日,3月以來被不少于20家券商調研的個股共有27只。其中,8只個股已經披露了2022年年報,不少個股業績表現亮眼。機構紛紛通過業績說明會、電話會議等多種渠道了解公司業績情況及未來業績增長點。
??退市漸趨常態化 A股優勝劣汰機制逐步形成
3月27日,*ST榮華、*ST西源將雙雙終止上市;上月15日,*ST凱樂正式摘牌,成為2023年首只退市股;深交所發布對*ST科林、*ST金洲作出終止上市的決定……進入2023年,資本市場常態化退市格局更趨明顯,從年初至今已有近20家公司預警退市風險。
上海證券報
??多家上市公司“臨陣”更換審計機構藏玄機
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披露漸入高峰,而多家公司卻“臨陣”更換了審計機構,顯得頗為蹊蹺。年初至今,合計有38家A股上市公司變更了審計機構,其中11家公司因“臨陣”換所而受到監管問詢,包括7家ST公司。對于變更審計機構的原因,上市公司各有說辭。多數公司給出的理由是:連續多年合作而無法保證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客觀性。也有部分公司是原審計機構發生變化而難以滿足公司年報的審計需求。當然,審計費用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
??短期修復還是中期反轉?機構對新能源板塊分歧加大
2月以來,新能源板塊持續調整,不過,本周以來中證新能源指數連續3個交易日收漲,累計漲幅超過3%。新能源板塊是否有望就此實現反轉,引發市場關注。據悉,機構間對于新能源板塊后市仍存在分歧,樂觀者認為新能源板塊部分細分行業估值性比價逐步凸顯,值得逢低布局;謹慎者則提示行業基本面和交易面壓力尚未消失,仍存在調整壓力。
??監管擬摸底保險機構負債成本合理性 加強行業負債質量管理
銀保監會人身險部3月23日將組織保險行業協會及多家保險公司召開座談會,摸底人身險行業負債成本及資產負債匹配情況。業內專家表示,近期硅谷銀行等海外金融機構的風險事件,提示了資產負債錯配風險一旦爆發所造成的巨大影響。因此,金融機構須重新審視和評估成本收益、期限結構和現金流等維度的資產負債錯配風險,加強預警和應對機制,并強化主動管理舉措。
證券時報
??年內基金清盤數量創紀錄 行業新陳代謝加速常態化
基金發行失敗案例再現,基金產品新陳代謝提速。3月22日國融光伏主題行業優選混合基金宣布發行失敗,成為年內第二只發行失敗的新發基金。截至3月22日,今年以來清盤基金數量達到66只,創下公募基金行業同期歷史最高水平。同時全市場還有1018只規模在5000萬元以下的迷你基金。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基金產品市場“進退有序”態勢將會越來越明顯。一方面,新發基金會維持較快發行速度;另一方面,規模小的績差基金也會維持合理的退出節奏。
??殼市場面面觀:真借殼交易清淡 炒殼上演狂歡
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僅有4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借殼交易,相比上一年度進一步下滑。盡管“真借殼”少,“借殼傳聞”卻頻頻出現,相關上市公司股價被市場熱炒。根據統計,2022年“西鳳酒借殼”、“習酒借殼”、“勁酒借殼”以及“榮耀借殼”四大傳聞,讓一批上市公司股價坐上“過山車”,涉及多達25只股票出現股價異動,部分個股在傳聞出現后的3個月內股價大漲逾60%以上。這反映出部分中小投資者仍將借殼上市視為一些績差公司規避退市、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
??多地醞釀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條例
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以來,廣東廣州、遼寧營口、云南昆明、四川巴中等地積極發揮法治效用,將民營經濟促進條例納入2023年立法工作計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受訪專家認為,當前迫切需要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讓法治成為新征程中民營經濟發展的最大定心丸。
證券日報
??全國中成藥集采將啟 業界稱“量增”將促行業發展
近日,全國中成藥聯合采購辦公室發布《關于召開中成藥聯盟采購企業溝通會的通知》,將于3月23日召開企業溝通會,征求相關企業關于中成藥聯盟采購規則的意見建議。近期將開啟全國中成藥集中帶量采購,共包含42種中成藥。海南博鰲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鄧之東稱:“國家集采進入常態化、制度化階段,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中成藥集采進一步提速擴面,標準化生產的中藥配方顆粒大規模集采時機已經成熟。下一步,需進一步完善中藥標準體系?!?/p>
??339家上市公司已披露年報 近七成計劃分紅
截至3月22日,共有339家上市公司公布2022年業績報告,其中232家公司披露了利潤分配預案,占比達68.44%。在已披露分紅預案的上市公司中,有145家公司凈利潤為正向增長,其中煜邦電力、萬泰生物等29家公司增幅超100%。盛新鋰能、永興材料等7家公司增幅在500%以上。
??權益市場預期增強助推“固收+”基金發行轉暖 一季度新品募資環比將增逾百億元
今年以來,投資者對“固收+”這類攻守兼備的品種需求日漸提升。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3月22日,今年以來共計有36只“固收+”基金成立,募集總規模超280億元。對此,多家受訪公募基金管理人表示,隨著經濟持續復蘇,權益市場預期轉暖,“固收+”策略產品能較好滿足近期市場需求。
編輯:羅浩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妙可藍多2022年奶酪業務同比增長16.01%-全2023-03-23
- 【看新股】6家擬上市券商財報透視:渤海證2023-03-23
- 四大證券報精華摘要:3月23日 天天播報2023-03-23
- 重點聚焦!常州市開展2020年度低收入家庭住2023-03-23
- 天天微速訊:世界熱文:OpenAI技術推動微軟2023-03-23
- 廣東關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2023-03-23
- 【全球聚看點】人人分期逾期怎么辦?人人分2023-03-23
- 天天簡訊:長治抵押貸款有哪些?長治抵押貸2023-03-23
- 天天動態:黃檀是什么?黃檀養護管理技術是2023-03-23
- 房貸月供怎么算?房貸計算器2020最新版明細2023-03-23
- 每日報道:南果梨的種植技術有哪些?南果梨2023-03-23
- 大學生申請創業貸款的流程是怎樣的?大學生2023-03-23
- 翠竹是什么?植物百科翠竹詳情介紹 快消息2023-03-23
- 深圳創業板上市條件有哪些?深圳創業板上市2023-03-23
- 兜蘭的別稱是什么?兜蘭的花語和象征意義2023-03-23
- 微金所發布4月信貸市場利率指數:河南平均2023-03-23
- 石蒜花有毒嗎?石蒜花的養殖方法是什么?2023-03-23
- 天天快資訊丨支付寶花唄服務升級了嗎?花唄2023-03-23
- 劍花的養分成效和食用忌諱有哪些?劍花的詳2023-03-23
- 如何申請婦女創業貸款?申請條件有哪些?-2023-03-23
- 世界短訊!茭白是個什么東西?它的生長習性2023-03-23
- 中國銀行的個人小額貸款如何辦理?個人小額2023-03-23
- 全球熱資訊!花菇和香菇有什么不同?花菇是2023-03-23
- 世界播報:福特汽車金融有限公司貸款利率查2023-03-23
- 繡球花的花語有哪些?繡球花花語大全2023-03-23
- “穗六條”成交七成為降價成交 “剛需”買2023-03-23
- 蘆筍產地在哪里?蘆筍怎么吃?蘆筍的營養價2023-03-23
- 工商銀行推出個人小額貸款業務 滿足這些條2023-03-23
- 紫色玫瑰的花語是什么?紫色玫瑰資料簡介 2023-03-23
- 觀速訊丨華能資本轉讓華夏盛世基金19.5312%2023-03-23
精彩推薦
- 122是什么電話號碼 環球播報
- 恒大境外債重組最長展期12年、前三年不...
- 電池的容量與功率的關系_電池容量與功率...
- 天天熱點!紅米危險了!真我GT Neo5 S...
- 中石化煉化工程擬委任段雪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 每日簡訊:鴻興印刷集團發布年度業績 ...
- 石藥集團“頭牌”,首個國產mRNA新冠疫...
- 浪浪釘劇場~朝遲暮歸85|焦點消息
- 焦點直擊|世聯行黎振偉:房地產多元商機...
- @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國家這樣幫你!...
- 碧連 什么意思 當前通訊
- 焦點直擊|金地王英臣:城投拿地及投資主...
- 世界頭條:焦點直擊|劉愛明:REITs是產業...
- 焦點直擊|華潤置地聶志章:房企需轉變思...
- 【熱聞】焦點直擊|越秀地產肖中嶺: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