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熱訊:綠色低碳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機遇

2023-04-09 17:43:05來源:新華財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華財經沈陽4月9日電(記者 李宇佳) 8日—9日,2023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大會暨第十六屆中國中小企業節在沈陽舉行,同期舉辦了中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高峰論壇——金融賦能、綠色低碳主題論壇,邀請國內圍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及綠色金融領域的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共商綠色低碳。

兼顧國內國際形勢,綠色低碳發展正成為焦點。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5%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2%,相當于少用14億噸標準煤,少排放29.4億噸的二氧化碳。

綠色低碳發展也為企業提供了包括智能電網、虛擬儲能、需求側響應等在內的一系列巨大商機。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黨委書記、主任謝肇煦表示,市場的有效供給將越來越豐富,這對于科技和創新能力見長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難得的跨越式發展機遇。同時,碳關稅等外溢效應已深刻影響全球的供應鏈,碳足跡等環境信息披露將成為未來國際貿易的必選項。

全國人大財經委調研室主任李命志表示,社會責任和企業形象、經營道德要求,以及資金成本、資源成本、人力成本等帶來的經營壓力,也推動中小企業考慮低碳綠色轉型。而且單純依靠規模擴張和一般技術模仿難以取得競爭優勢,企業必須走“專精特新”之路。

沈陽華德海泰電器有限公司副總裁何云松表示,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若想實現可持續綠色發展,一方面要解決創新產品的市場培育問題,另一方面也需要得到各級部門包括金融機構的鼓勵和支持,通過技術盈利帶動市場盈利,再反哺技術創新以引領行業發展。

謝肇煦建議,中小企業應基于自身特點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切實開展碳排放數據評價、認證、診斷、供應鏈碳管理及相關能力建設;還可通過合作交流建立企業針對新法規的應對體系,降低貿易壁壘影響,搶占新市場。同時,政府和主管部門也應完善“雙碳”認證評價體系,將企業、產品碳信息披露制度及碳標簽指標納入綠色金融信貸審批等,引導企業和市場深度參與。

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胡異沖表示,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綠色是方向,企業需要金融賦能,也需要順應“雙碳”的發展大勢。希望銀行、保險等機構創新投融資機制,形成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深度融合的發展生態,借力中小企業協會等橋梁紐帶,搭建科技和資本的循環服務平臺,幫助企業在工業基礎領域提升核心競爭力。

編輯:王姝睿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