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深南退、騰信退將摘牌 A股市場生態持續優化

2023-07-10 08:05:22來源:證券時報

7月9日晚間,已鎖定退市的深南退(002417)、騰信退(300392)齊發摘牌公告,在十五個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滿后,兩家公司均于7月10日被摘牌。

同日,中潛退、必康退、文化退、易尚退、大通退等多家公司發布風險提示公告,表示退市整理期均將于近日屆滿,進入摘牌倒計時。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A股完成退市的企業已超10家。若疊加已鎖定退市或進入退市流程的企業,總數已超40家,將創歷史新高。市場人士表示,伴隨著全面注冊制的推行,退市機制也將常態化運行,A股生態持續優化。


(資料圖)

市場對深南退、騰信退的摘牌早有預期。6月7日,兩家公司均宣布收到深交所終止上市的決定,并于6月15進入退市整理期。按照規定,退市整理期交易期限為15個交易日,兩家公司最后交易日期均為7月7日,將在次一交易日(即7月10日)摘牌。

從退市類型看,深南退、騰信退均屬于財務類退市,其中深南退觸及的情形為近兩年經審計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騰信退經審計期末凈資產為負且連續兩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深南退主營信息系統集成、軟件銷售及信息技術服務業務,2021年凈利潤為-1.15億元,同時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及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營收低于1億元,公司于2022年4月21日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2022年,經審計凈利潤為-4840萬元,雖有所減虧但仍處于虧損狀態,且營收僅為6728萬元,繼續低于1億元,觸及強制退市情形。

騰信退主營互聯網上提供廣告、公關和技術服務業務,近年來業務持續萎縮,且有息負債高企,已連續4年凈利潤處于虧損狀態。2022年5月5日,因2021年度財務報告被審計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已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今年4月,騰信退期末經審計凈資產為-6.44億元,且2022年度財務報告繼續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雙雙觸發強退。

二級市場方面,投資者早已用腳投票,深南退、騰信退股價均低于1元/股。隨著深交所終止上市決定落地,深南退在退市整理期首日便大幅下跌超70%,股價直接來到0.37元/股,最新價格為0.45元/股;騰信退的情況頗為類似,退市整理期首日亦大跌超70%,最新股價為0.21元/股。數據顯示,深南退、騰信退最新股東戶數為2.8萬戶、1.5萬戶。

除前述兩家公司鎖定退市外,7月10日還有中潛退、必康退、文化退、易尚退、大通退等多家公司拉響退市警報,宣布退市整理期將屆滿,即將面臨摘牌。其中中潛退、必康退、大通退預計最后交易日期為7月11日,文化退、易尚退交易最后日期為7月12日。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新陳代謝機制不斷完善,A股退市漸趨常態化。據統計,包括已退市的公司在內,年內鎖定退市的企業超40家,將創歷史新高。6月份以來,已有近10家公司完成退市。

從退市類型看,今年A股退市呈現多元化特征。其中交易類退市,尤其是面值退市情況明顯增多。從目前已退市名單及發布退市風險提示的情況來看,今年面值類退市公司數量將超20家,而2021、2022年面值退市公司家數僅為7家及1家。

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數量也有所增加,今年已有8家公司因觸及重大違法退市標準被強制退市或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其中退市澤達、退市紫晶、計通退等3家已因重大違法摘牌,而歷史上因欺詐發行、財務造假而被以重大違法退市程序強制退市的公司只有5家,2022年僅有1家公司因重大違法被強退。

在退市常態化背景下,投資者漸趨理性,風險意識明顯增強。從今年以來進入退市階段的股票二級市場表現來看,多數公司在退市整理期首日股價大幅下挫,且股價持續低于面值,市場“炒小”、“炒差”風氣得到遏制。業內人士表示,拋棄退市股是資本市場生態持續優化的表現,有望加速優勝劣汰,形成良性投資氛圍。

編輯:胡晨曦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