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報告》發布:數據解讀年輕人“錢都花哪兒了?”

2024-08-24 17:54:17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8月23日電 (記者 陳溯)22日,中國新聞周刊發布《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報告》(簡稱《報告》),數據解讀年輕人“錢都花哪兒了?”。

《中國新聞周刊》及旗下“有意思報告”、動漫 IP“哎呀我兔”,收集來自全國不同線級城市、16—40周歲年輕人的7725份有效問卷,主要圍繞當下年輕人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兩大板塊,就食品飲料、文化旅游、運動健康、服飾美妝、數碼家電等與日常消費及生活方式息息相關的幾大門類進行調查研究,總結出“年輕人十大生活與消費趨勢”。

趨勢一:年輕人的消費經,就是“精”

眼下,全球經濟波動、復蘇緩慢。在這一背景下,量入為出,年輕人在消費上正在悄悄變“精”。

一是精打細算,在影響買單的各種因素中,“折扣的吸引力足夠大”為46.7%的人所選擇;二是精益求精,在寧愿多花錢也不愿降低品質的日常消費里,73.5%的受訪者同樣選擇了飲食。排第二位的是旅游,36.1%的受訪者選擇“出門就不怕花錢”,不愿降低旅游出行的品質。三是精神滿足,在愿意增加支出的消費品類上,選擇旅行、學習的比例(分別為36.5%、23.1%)顯著超過了選擇服飾、美容的比例(分別為16.2%、13.7%)。

趨勢二:民以食為天,天花板越來越高

不管消費趨勢如何改變,年輕人對吃的熱情始終未減。

調查顯示,在今年增加消費支出的領域,餐飲/食品飲料排名第一,占比37.1%。為滿足口腹之欲增加支出是人之常情,美食帶來的快樂總是更直接一些。

性價比固然是年輕人看重的,但對吃進嘴里的東西,年輕人要求的“天花板”越來越高,上不封頂。

在寧愿多花錢也不能降低品質的日常消費里,73.5%的受訪者認可:入口之物,必須健康先行。

趨勢三:世界很大,目的地可以很小

或許是被人山人海“嚇怕了”,今年出門旅游,超四成受訪者偏愛國內小眾目的地。

在影響大家選擇旅游目的地的主要因素里,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選擇“哪里人少去哪里”,僅次于“自然或人文景觀吸引人”,排名第二。

當代年輕人出游呈現出游半徑越來越小的趨勢,縣城等小地方成為今年旅游目的地“黑馬”。今年偏愛縣城游的受訪者占到29.4%。

趨勢四:有房的人有房間,無房的人有空間

“人生第一大件”——房產,正在被重新審視。調查顯示,受訪者中,有近八成的人今年“不打算購房”,而已購買或計劃購買的人僅占7%。

無房的人,把更多的錢花在了充盈自己的身心上,將消費的對象擴展到更大的空間。比如在今年增加消費支出的項目中,旅行、服飾鞋包、閱讀/演出/展覽等精神消費以及人際維護等社交支出上都有著更高的比例。其中,選擇閱讀/演出/展覽等精神消費、人際維護等社交支出的無房受訪者占比分別為26.3%和22.0%,而選擇這一項的有房受訪者的占比分別為18.5%和14.8%。

趨勢五:短放松流行,偷得浮生半刻閑

現在,簡單又高效的短放松正流行。走進公園的年輕人越來越多,調查顯示,對“今年你參加了哪些戶外項目”,73.8%的受訪者選擇了逛公園。

逛公園等戶外運動的目的也很純粹,83.8%的人是為了放松身心,62.2%的人是為了親近自然。

當然,年輕人也愿意花一些小錢來給自己的情緒余額快速充值,比如喝一杯奶茶。超五成受訪者表示,自己買現制飲品是為了情緒價值。

趨勢六:“戶外氛圍組”占領辦公室,行動不如心動

2024年,戶外熱度持續,不管你去不去戶外,戶外的概念都在影響你。

調查顯示,在今年熱門的流行趨勢里,排名前三中,和“戶外”有關的占據其二。其中,山系戶外風關注度最高,占比28.3%。

在今年參加戶外活動的主要目的中,排名前三的是放松身心、親近自然、強健體魄,而選擇更原汁原味戶外體驗的挑戰自我、新奇體驗、學習新技能的人占比均不到一成。也就是說,戶外的入口更多是被當成班味兒生活的出口。

趨勢七:把運動作為方法,心也不慌了

從年初電影院里的《熱辣滾燙》,到盛夏巴黎奧運會賽場上的熱辣滾燙,“運動”便注定是2024年避不開的關鍵詞。

調查顯示,在今年“已經嘗試或計劃嘗試的健康管理舉措中”,運動健身超越了飲食管理、規律作息和體重管理,位列榜首。有超過六成的受訪者已經踐行或將運動健身提上了日程。進一步對不同性別、年齡、居住城市、居住狀態以及月均可支配收入等變量做交叉分析,運動健身皆在健康管理舉措的首位。

有趣的是,在2023年有意思生活方式調查中,運動健身僅位列健康管理舉措的第三位,當年,好好吃飯、好好睡覺才是健康大事。

趨勢八:最受歡迎科技:解決大痛點,建造小世界

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代表的科技應用正在重塑人類世界,尤其在家電和數碼產品領域。哪些好用,哪些無用,哪些是驚喜,哪些是雞肋,年輕人自有答案。

對于哪些日常家電產品顯著提高了生活愉悅度/幸福感,年輕人選出的前四名是:空調(56.5%)、冰箱(34.7%)、空氣炸鍋(23.5%)、洗衣機(23.1%)。還有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智能門鎖,在家電幸福榜上高居第五。

可以看出,最受年輕人喜愛的家電,都解決了大痛點,要么把人們從洗衣做飯等煩瑣的家務中解救出來,要么創造了更加便捷、更加自由的居家生活體驗。

至于更加私人的數碼設備,則已是“一機一世界”,年輕人期待通過它們建造一個自己的小世界,以便沉浸于其中。

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認為智能手機讓日常生活更加愜意輕松。超過四成人點名表揚耳機帶來的愉悅感受。還有22.7%的受訪者認為,智能手環/手表也在改變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狀態。

趨勢九:人靠衣和妝,但我們不裝

最近一年,從“中國女性拋棄高跟鞋”,到“職場的盡頭是帆布包”,再到“薄底鞋打敗厚底鞋”,種種流行趨勢都指向一件事:在追求美的道路上,我們不裝了。

調查顯示,今年在選購服裝鞋帽時,舒適度、質量、實用性(適配多種場合和風格)排名前三,占比分別為78.2%、57.7%和52.3%。而曾經最能為鞋服帶來溢價的設計感、時尚感和品牌,重要性在下降,占比分別為30.6%、19.4%和12.9%。

有意思的是,“00后”正在成為“質檢員”。調查顯示,在所有年齡段中,25周歲及以下的受訪者對質量的要求高于其他年齡段。

除了舒服和品質,超半數人在選擇服裝鞋帽時注重實用性。實用性不只是穿的頻次變高,更需要可搭一切、靈活適應各種場合。

趨勢十:血脈覺醒,萬物皆可新中式

馬面裙,燃起了2024年新中式的第一把火。調查顯示,34.8%的受訪者在今年消費過“中式穿搭服飾”,在所有中式風消費中排名第二。同時,在今年較為熱門的流行趨勢調查中,新中式風同樣排在第二,熱度僅次于風靡全球的山系戶外風。

選擇“新中式風”的受訪者中,16—20歲年齡段占比最高,“血脈覺醒”的年齡越來越早。

同樣,養生的盡頭,也可能是老祖宗的智慧。

調查顯示,在所有中式風的消費中,排在第一和第三的分別是中式養生食品和中式養生飲料,占比分別為41.6%和34.4%,契合了古話“藥補不如食補”。除了吃喝,具體到中式養生項目,排名前五的還有泡腳、八段錦/五禽戲、推拿和曬背。

不難看出,新生代的年輕人早已摒棄過去“外來都是好”的審美習慣,重新審視傳統文化的價值。(完)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