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耕文明到“藍色糧倉”,為何向海洋要健康?
在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中,“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智慧延續千年。但如今,隨著人口增長和耕地資源趨緊,單純依賴傳統農耕已難以滿足國民對優質蛋白的需求。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樹立大食物觀”,提出向深遠海、鹽堿地等拓展食物來源,一場從陸地到海洋的“餐桌革命”正在加速推進。
農耕到“耕海”:中國食物供給的深藍轉型
中國以不足全球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近22%的人口,創造了農耕文明的奇跡。但面對14億人口的蛋白質需求,僅靠土地已顯局促。數據顯示,我國人均水產品消費量從1980年的4.8公斤躍升至2023年的24公斤,海洋蛋白逐漸成為國人餐桌的“新主角”。
這一轉型背后,是政策與科技的合力驅動。中央一號文件連續五年部署“深遠海養殖”,2025年更明確提出建設現代海洋牧場、發展養殖工船等戰略。以“國信1號”為例,這艘全球首艘10萬噸級養殖工船年產量達3700噸,相當于查干湖冬捕量的2.5倍,真正實現了“游弋式養魚”和“抗臺風養殖”,顛覆了傳統漁業模式。目前,我國深遠海養殖水體已超4400萬立方米,年產量40萬噸。
深海蛋白:健康中國的“營養密碼”
海洋水產不僅是食物安全的保障,更是國民健康的“隱形守護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8克,而深海魚類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優質蛋白及微量元素,對心腦血管疾病預防、兒童智力發育具有顯著益處。國家衛健委與營養學會推薦,每周至少食用2次水產品。
膳食寶塔推薦每周食用水產品
以大黃魚為例,深遠海養殖因水質純凈、運動空間充足,其口感與野生品質趨近。此外,我國通過鹽堿水養殖技術在內陸新疆、甘肅等地成功培育海鮮;一米八鮮活貽貝開創性的“無水充氧艙”鎖鮮技術,使貽貝在無水環境中仍能保持活力(測試環境中最長可達12天)。讓“內陸吃海”成為現實,進一步拓寬了優質蛋白的供給半徑。
一米八的海洋承諾:從深海到餐桌的品質保障
作為深耕海洋的企業,一米八始終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我們深知,向海洋要食物不僅是資源拓展,更是從“靠天吃飯”到“向海而生”的一場漁業重構。
傳統漁業曾困于近海污染、種質退化與產業鏈割裂。漁民在臺風季的祈禱、野生大黃魚的瀕危、貽貝“按麻袋賤賣”的無奈,都激勵著一米八對這場困局的破局。
貽貝裝袋
一米八只用慢長3年的深遠海貽貝,經過三道清洗和分選,在靜養環境下吐水吐沙降溫休眠,再經一米八首創的“無水充氧艙”和全程冷鏈保活鎖鮮,最終實現活而鮮的盒裝活貽貝,品質大幅提升。第三方檢驗檢測顯示盒裝活貽貝最多可無水存活12天,而產品外包裝上的6天保質期其實是它的最佳賞味期。
盒裝活貽貝與真鮮大黃魚
一米八另一核心產品,就是眾所周知的“中國國魚”大黃魚,精選最金貴的岱衢族種苗,慢養在深遠海周長超100米、深12到15米的大型網箱里,如同住在“大別墅”般自由生長,以天然的小魚小蝦為主食,肉質更加緊致、口感更鮮美。
夜捕金色大黃魚
為了讓這些海鮮加速走上國人餐桌,一米八初步構建了從深遠海到餐桌的全鏈路冷鏈能力,不但建設了昆山、武漢、北京三個云倉,還搭建起與20余個城市盒馬倉物流對接的體系,使得海上、陸地、航空的協同流轉達到小時級履約。
2024年一米八對大黃魚和貽貝及其副產品進行超過113次第三方權威檢測,其中營養與功效、質量與安全、環境友好性相關的無機污染物、有機污染物、放射性元素等多項指標全年均未出現異常值,符合國家標準。
海洋不僅是食物的來源,更是營養升級的密碼。一米八的“四好”標準——基因好、住得好、長得好、買得好,堅守著高品質海鮮、優質蛋白的邊界。
一米八想讓農業成為很“酷”的事業
“用科技讓農業更美好,用創新激發農業想象力”,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場關乎人與海洋的共生實踐。
一米八以高于市場價收購漁民的高品質產品,在舟山嵊泗打造“共富工坊”,讓留守老人與婦女在家門口增收;吸引“漁三代”年輕人回到祖輩勞作的海岸線上,將傳統的大黃魚以創新的方式精深加工,讓市占僅1%的岱衢族深遠海野化慢養大黃魚,被更多人認識。
貽貝“共富工坊”
今年年初,一米八三款產品斬獲國際美味獎章,這一獎項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影響力,堪稱食品界的“奧斯卡”,一米八用“化標準+慢長成”打破“中國水產無品牌”的刻板印象。
從農耕到海洋,國人的餐桌正在發生新的變化。一米八愿以科技之力守護深海饋贈,以品質之心重塑健康飲食,每一口鮮美的背后,都是對生命與自然的敬畏。
(本文數據及案例來源:農業農村部、新華社、央視新聞等權威報道)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從農耕文明到“藍色糧倉”,為何向海洋要健2025-03-04
- 兩會即將啟幕 恒友匯前瞻解碼民營企業硬科2025-03-04
- 原知因臻維力2.0新品上市:解碼抗衰新維度2025-03-04
- 安徽中醫藥附屬醫院治腫瘤可靠嗎?立足“治2025-03-04
- 原知因臻維力:以科技賦能精準抗衰,打造健2025-03-04
- 安徽中醫藥臨床研究中心附屬醫院治腫瘤靠譜2025-03-04
- 安徽中醫藥附屬醫院腫瘤科正規醫院嗎?腫瘤2025-03-04
- 安徽中醫藥附屬醫院腫瘤科方恩喜:通過免疫2025-03-04
- 大華銀行熱切關注兩會:感受中國經濟強勁發2025-03-04
- 勁牌的降碳之旅:酒盒“瘦身”、玻璃瓶減重2025-03-04
- 百惠金控:內地企業啟動“A+H”赴港上市申2025-03-04
- 國高、專精特新、小巨人——中聚企服幫企業2025-03-04
- 美業加盟怕踩坑?34年專業沉淀,安婕妤美肌2025-03-04
- 乙巳蛇年三亞民間龍王祭俗非遺活動 在大小2025-03-04
- 熱力山城 乒出精彩!百利好全力贊助2025WT2025-03-04
- 伊利牛奶致力滿足消費者養生需求,舒化聯合2025-03-04
- 搜了集團:以鏈為媒 開創產業融合新生態2025-03-04
- 福田汽車中重卡銷量2月持續領跑,產品布局2025-03-04
- 春綻新篇,首展告捷!武漢整裝定制家居展圓2025-03-04
- 龍大美食:全力以赴擁抱人工智能新時代2025-03-04
- 植根搜了集團文化基因 強企業之本 興產業2025-03-04
- 龍抬頭時展新貌,勞保盛會啟安全2025-03-04
- 貸款知識全知道,你我貸助您輕松開啟借貸智2025-03-04
- 清晰醫療爆發管治危機 創辦人入稟法庭 迷2025-03-03
- 泓德基金:2月制造業PMI超季節性回升,重回2025-03-03
- 炁經堂沉香灸:千年古方重綻光芒,開啟養生2025-03-03
- 嘉楠科技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初步財務結算及2025-03-03
- 科研賦能,品質為先:復方塞隆膠囊的科技之2025-03-03
- 天潤助力蛟龍號深海科考:乳業龍頭與國家戰2025-03-03
- 富邦華一銀行首筆碳減排支持工具成功落地,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