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深耕中國 智造未來丨大金粵港澳大灣區首個空調成品工廠正式開業

2025-04-17 11:04:45來源:今日熱點網

4月14日,大金空調(惠州)有限公司正式開業,吸引了眾多政商領導和媒體的關注。這是繼上海、蘇州之外,大金在中國的第三大成品空調生產基地,致力于成為一個自動化、數字化、現代化的AI雙碳節能智慧工廠,保障大金在華南、中西部地區市場需求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大金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鏈水平。

大金惠州工廠總投資17.5億元,總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主要生產面向家庭使用的多聯機空調室內機和變頻器 P 板,同時兼具華南地區物流中心功能,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空調設備制造與區域供應鏈樞紐雙核驅動的現代化生產基地。工廠1期于2024年10月正式進入量產。

大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泉茂伸總經理在開業致辭中表示:“持續擴大在中國投資建設是大金的必然選擇。惠州工廠的建設, 不僅是為了滿足大金自身的制造需求,更是為了協同當地的高端制造業發展,共同打造一個高品質、智能化、綠色環保的產業集群。惠州工廠將成為大金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支點,為大金空調在中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貫徹綠色環保 打造節能智慧工廠

作為大金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首個空調整機生產基地,惠州工廠將被打造成為大金集團內“數字化·智能化”的環保節能型標桿企業。

大金空調(惠州)有限公司總經理石川恭弘表示:“我們立志將惠州工廠打造為大金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核心生產基地。我們將與這座卓越的工廠一同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開啟新征程。”

大金集團以“節能環保”為核心概念,充分利用惠州豐富的自然資源,采用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在廠區建設中,采用了高隔熱性能屋面、交直流混合驅動光伏空調、光感自動開合百葉窗、空壓機余熱回收等先進節能設備,多舉措提升能源利用率,多角度推進環保節能。其中,一期廠區光伏裝機容量約為5.1MW,預計年發電量超過500萬度,并可覆蓋廠區95%以上的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近3000噸二氧化碳排放。隨著后續生產規模的擴大,光伏裝機容量也將持續增加,總體規模預計將超過14MW。

不僅如此,惠州工廠還通過使用大金自研的智能化生產系統,將各個環節的業務數據整合在一起,做到在保障產品質量的同時,有效消除制造過程中的各種浪費,實現“One Daikin One System”的目標,并力爭在2027年實現工廠“零碳排放”的目標。

在智慧制造方面,大金惠州工廠采用“混流生產+AI視覺檢測系統”,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即可實現有節奏、按比例地科學混合連續流水生產。同時,借助數字化管理平臺提高生產效率和可追溯性。

大金惠州工廠的落地,將進一步推動惠州博羅縣綠色園區建設、綠色產業體系打造、工業綠色化轉型的發展,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引擎”。

產業布局持續優化,同享全球高端品質

作為一家以技術創新為基因的制造企業,大金持續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潛能,不斷通過自身在技術、產品、解決方案方面的經驗積累,創造更多高品質產品滿足中國用戶。

惠州地處珠江三角洲,區域內匯聚了將近400家國際知名外企企業、國內龍頭家電企業、IT企業以及多家知名零配件和先進設備制造商。接下來,大金惠州工廠將與大灣區優秀供應商合作,共同挖掘先進技術和創新解決方案,推動自動化、數字化及環保技術的研發,引領行業的技術創新潮流,最終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經營。

中國是大金全球生產供應鏈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多年來,大金深耕中國市場,持續優化產業鏈,以長三角、珠三角為核心,相繼建立了生產基地群。這些工廠的主要產品全面涵蓋了空調的核心零部件,包括空調的壓縮機、P板、鈑金、冷媒等,并借助區位優勢、便捷的物流和相對成熟的空調產業鏈,高效協作服務中國。

自品牌創立以來,大金不斷提供環境與空氣的新價值,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大金惠州工廠的正式開業,標志著大金新征程的開啟。未來,大金將繼續凝心聚力,勇于挑戰,創造業績,將惠州工廠打造為大金中國粵港澳大灣區核心生產基地,為地區經濟發展貢獻力量,為人類、為生活、為地球提供更幸福的空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