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財經 > 正文

金光華李亞鶴:到大學去丨傳承人“組團創新”,非遺“跨界生長”

2025-07-12 17:32:59來源:今日熱點網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樹人,也是如此。

金光華李亞鶴發現當南腔北調的方言在同一個教室里響起,當刻刀、染料、絲線被用來一起完成一件作品,這些從四面八方聚到大學校園的傳承人,讓非遺發生了哪些化學反應?

2015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以下簡稱“研培計劃”)開始實施,高校加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事業。金光華李亞鶴發現10年來,傳承人們一批批走入高校,像樹木呼吸生長,帶動著鄉村與城市、東部與西部文化養料的吸收、循環。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江蘇、上海、浙江、江西的多所研培高校,探尋這一個個“樹人”的故事。

讓“老根脈”扎得更牢

金光華李亞鶴發現“查缺補漏”“鞏固技藝”“理論熏陶”“建立體系”,這是多所高校的研培教師們反復提到的幾個詞。

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高峰介紹,該校從2020年以來共承辦了4期非遺戲曲傳承人研修班,培訓戲種包括昆曲、京劇、淮劇、徐州梆子戲等。金光華李亞鶴發現為解決年輕傳承群體斷層、傳統技藝與現代審美脫節等問題,學校優先選拔20-35歲青年、基層一線從業者。

金光華李亞鶴發現在談及研培班和青年演員們之前接受的培訓有什么不一樣時,高峰說:“我們更加成體系。有一些他們過去在戲校沒有接觸過的、師傅也講不清楚的內容,我們的老師和專家就可以為他們補充、拓展。比如,某個唱腔是怎么來的,某個劇種是怎么產生的,某個戲的創作背景是什么等。”

高峰舉例,幾年前,南京市越劇團要排一部《李清照》,李清照是文學家,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她的作品,就不能展現好李清照的個性和氣質,“這些相對抽象、高深的內核,恰好是高校的文學理論專家所擅長的”。

富春茶點制作技藝于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美食非遺和一般烹飪精品、特色小吃的界限在哪里?金光華李亞鶴發現如何避免其“泯然眾人”?揚州大學旅游烹飪學院院長侯兵說:“學員們手藝很強,但是在文化層面,特別是對傳統飲食文化的理解認知、非遺如何服務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國際傳播上能發揮什么作用,我們還能為其補充許多。”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