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聯網 > 正文

賀蘭山“守綠人”:三十年 兩代人 一片林

2024-08-30 14:52:24來源:中新網

作者 陳峰 任佳龍

清晨,沿著布滿碎石的崎嶇山路,驅車行進至巍峨壯觀的賀蘭山深谷,57歲的李東開啟了一天的巡護工作,幾個饃、一瓶水,翻山越嶺徒步來回一趟就要20多公里。

李東是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哈拉烏管理站副站長。初秋,這里已經進入了護林防火時節,護林人也迎來了忙碌期。“林區防火非常重要,我們絲毫不敢懈怠。”李東說道。

圖為李東在林間進行日常巡護工作。任佳龍攝

除了防火護林,監測森林病蟲害、保護野生動植物、制止破壞森林資源行為都是李東工作的日常。

賀蘭山是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的“母親山”,是我國西部重要的天然生態屏障,其生態環境直接影響黃河、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及西北、華北地區生態安全。

“這是天然更新的青海云杉、華北落葉松的幼樹;這些結滿紅色果實的植物叫鄂爾多斯小檗;這幾株灌木叫沼委陵菜,它們的種子隨風散播,會在溝塘邊生長出更多的植株……”李東對賀蘭山的一草一木如數家珍,充滿感情。

從十幾歲的毛頭小伙兒,到如今五十多歲的老林業人,寂寂山路、默默前行,從林場職工到護林員,李東在這條路上一走就是37年,累計巡山4萬多公里,見證了賀蘭山從經營性林場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轉變歷程,也見證了這里的生態變遷。

圖為賀蘭山滿目蒼翠。任佳龍攝

“1992年以前,我就是這里的林場職工。每到夏天牧民在這里放牧,生態破壞得特別嚴重,看著我們的‘母親山’滿目瘡痍,我心里也非常難受。”談及30年前的賀蘭山,李東陷入回憶。

1992年,阿拉善左旗賀蘭山被劃為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9年,阿拉善左旗政府決定從賀蘭山沿山遷出23萬頭(只)牲畜,拉設網圍欄,大力實行賀蘭山生態保護政策。2000年之后,天然林保護工作全面啟動,阿拉善盟停止天然林撫育間伐和木材銷售……

“因為我就出生在賀蘭山腳下,對賀蘭山就有特別的感情,所以2000年我從一名林場職工轉為賀蘭山的護林員。”

每月對深山巡護3次,對淺山巡護6次,圍欄每天巡護一次,是李東的日常,“這些年巡山一步步走下來,腰腿疼、關節疼,這也就是職業病吧,但親眼看著‘母親山’一天天綠起來,成群的馬鹿、巖羊在山間覓食,森林面積在不斷擴大,驕傲地說,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成績。”說話間,李東眼里泛著喜悅的光芒。

數據最具說服力。如今的賀蘭山,早已從滿目瘡痍變為滿目蒼翠,這里的森林覆蓋率由保護區建立前的31.6%提高至57.3%,森林面積由32.1萬畝增加至58.2萬畝,林區植被覆蓋度達到80%,巖羊由1.6萬只左右增加到4.5萬只左右,馬鹿由2000頭左右增加到7000余頭,絕跡半個多世紀的雪豹也在這里重現……

圖為李東帶領兒子巡山。任佳龍攝

受父輩的影響,李東的兒子李國民大學時攻讀了林學專業,如今在賀蘭山從事護林員工作,已有5個年頭。

他說,希望能夠把父輩身上默默堅守、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傳承下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好“母親山”。

邁著堅實的腳步,護林員們一遍遍閱讀和丈量著賀蘭山的脈絡,還有一大批“綠二代”“綠三代”也加入其中,與山林為伴、與歲月同行。(完)

 

關鍵詞: 賀蘭山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