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扶持雙創發展,資本市場聚力助推轉型升級
在政策層多次強調“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背景下,作為支持高科技企業的重要實踐,當前充分發揮資本市場連通資金與實體的橋梁作用,扭轉實體企業“融資難”的尷尬局面已勢在必行。
眼下,債券市場在支持科技創新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愈發突出。伴隨金融支持力度的不斷增強,后續雙創債市場的擴容料呈大勢所趨。
市場融資需求旺盛
事實上,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在創新方面一直走在資本市場前列,尤其是科創板的推出,不僅發揮了資本市場深化改革“試驗田”的效應,同時也成為了中國科技創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不僅如此,上交所債券市場更是籌措中長期資金的重要場所。自2017年7月,證監會發布了《關于開展創新創業公司債券試點的指導意見》,旨在努力探索適合創新創業企業發展的債券市場服務支持新模式后,上交所便正式推出了創新創業債券品種。截至目前,上交所已累計發行了84只創新創業債券(含科技創新債券),規模合計391.48億元,持續疏通信用傳導機制、助推實體企業創新升級。
需指出,由于科創企業具有高投入性、高技術人才密集性、高成長性等特征,因而前期的高投入和高風險使得市場資金流向科創企業的意愿并不高。
此時,監管層之于金融業的引導就變得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當前試圖借力資本市場,降低融資成本,嘗試創新產品的籌資主體不在少數。
“我們剛發行了10億元雙創公司債,2022年旗下子公司國鑫創投也準備發行雙創債券,主要投資金融科技領域。”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資金管理部業務經理付凌云說。
“我們目前在上交所申請了30億元雙創債的批文,已經發行了一單雙創債和一單科創債,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上海浦東科創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張尚偉稱,“這兩個月我們還會繼續新發公司債,用于自身的投資資金需求。”
金融機構積極施為
毋庸置疑,資本市場在支持科創企業發展中肩負著重要的責任。
“2020年以來,我們在上交所共發行了11期雙創債,服務了8家企業,涉及規模95.8億元。”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同時,我們還推出過‘綠色+雙創’‘碳中和+雙創’等雙貼標品種。2022年,我們預計會發行130億元左右的雙創債或科創債,涉及5至6家發行主體,且已獲得批文。”
不可否認,支持實體經濟,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發展,金融機構責無旁貸,也大有可為。
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披露,2021年,證券公司于創新創業公司債的承銷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承銷金額較2020年同期增長超1.54倍。
在承銷規模上,相比于2020年無一家承銷創新創業債券規模超30億元的窘境,2021年共有5家券商承銷額超過30億元。
不過,“據我們統計,2021年證券公司承銷創新創業公司債券的規模僅343億元,占公司債券總規模的0.9%。相比綠色債券等其它創新品種,創新創業債券市場的規模仍舊偏小,交易所債券市場支持創新戰略的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總部總經理助理、創新業務部總經理胡俊華直言,“向后看,積極支持央企、符合條件地方國企、科技產業園建設公司、證券公司或其子公司發行創新創業債券,進一步擴大創新創業債券市場規模已逢其時。”
此外,“當前產業企業,尤其是民營產業企業的債券融資環境依舊較差,投資者信心不足,為此,我們建議后續政策層或可考慮在國家層面建立產業企業政策性擔保體系和風險補償基金,在防范道德風險的前提下,盡快恢復市場投資者配置產業類企業雙創債的信心。”胡俊華說。
“綠色通道”繼續拓寬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源動力,創新也離不開反復的探索和實踐。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后續將堅持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加強服務雙創企業的工作力度和針對性。
首先,于項目審核方面,雙創債品種依然將實行專人對接、專項審核。適用即報即審政策,借由“綠色通道”提高審核效率。
第二,部門內部已經設立了產品創新相關多條線的聯動機制,對于各品種,各條線也都明確了具體的負責人。未來將從各維度大力支持雙創債的發展,推動政策優化落地。
第三,將進一步加強雙創債的推廣力度和服務水平。具體包括召開座談會、培訓會等活動,為融資企業介紹政策情況,加強投資者培育和市場推廣工作,豐富投資者多樣性。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 “自上而下”扶持雙創發展,資本市場聚力助2022-03-13
- 京東物流收購德邦后,市場向何方2022-03-13
- 九強生物:全自動凝血分析儀取得醫療器械注2022-03-13
- 品牌、業績雙創新高,伊利交上冬奧收官答卷2022-03-13
- 北向資金大減倉超360億元!減倉“寧王”近52022-03-13
- 百強房企砸16億參與阿根廷鹽湖提鋰項目,三2022-03-13
- 隆基股份簽訂195億元重大投資協議 超一半2022-03-13
- 永清環保與步步高聯手打造“零碳商場”2022-03-13
- 超高壓粉煤加氫氣化項目實現煤炭高效清潔利2022-03-13
- 恒瑞醫藥擬以6億元~12億元回購股份 用于員2022-03-13
- 永清環保入局“零碳商場”建設賽道2022-03-13
- 岱勒新材:1月至2月凈利同比增長220%左右2022-03-13
- 核酸、抗原檢測并重 圣湘生物新冠抗原試劑2022-03-13
- 邁為股份:公司HJT設備產能目前處于超負荷2022-03-13
- 解鎖2022款傳祺GS4內外升級,品質之選更推2022-03-13
- 2022年工廠預計減碳8894噸!海信視像用科技2022-03-13
- 味精產能釋放,梅花生物2021年實現凈利潤232022-03-13
- 梅花生物2021年凈利潤創歷史新高逾23億元 2022-03-13
- 數字化引領生產升級,甘肅傲農畜禽飼料加工2022-03-13
- 疫情洶洶國金證券多措并舉方寸不亂2022-03-13
- 長春燃氣全力筑牢燃氣保供“防控墻”2022-03-13
- 30萬/平方米!上海一套法拍房1.78億成交,2022-03-13
- 今年最賺錢新股誕生!聚酯薄膜龍頭+小分子2022-03-13
- Bateman交易所最值得期待的數字資產服務平臺2022-03-13
- “旅美”杯2020-2021世界夫人全球總決賽佛2022-03-13
- 萬孚生物董秘道歉2022-03-13
- 創新驅動 微觀志邦家居的進擊之路2022-03-13
- 歐洲央行加快縮減購債,年內升息可能性大增2022-03-13
- 春季裝修怎么清新又典雅,百姓裝潢“春季家2022-03-13
- 一碗豆漿的前世今生——誰的永和?2022-03-13
精彩推薦
- “自上而下”扶持雙創發展,資本市場聚...
- 歐洲央行加快縮減購債,年內升息可能性大增
- ?正榮地產2億永續債及5筆優先票據交換...
- 中國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21.12萬億...
- 央行公開市場本周凈回籠3300億元,市場...
- 創紀錄油價已開始影響美國消費者,低收...
- 中創新航向港交所遞交A1招股書 去年營...
- 中國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9萬億元,...
- 創紀錄油價已開始影響美國消費者,低收...
- 中國2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9萬億元,...
- 中國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21.12萬億...
- 中國2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21.12萬億...
- 呷哺呷哺:預期2021年凈虧損約2.75億元...
- 恒生科技指數盤中暴跌近9%,市凈率跌至...
- 萬達商管推遲香港上市?萬達:消息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