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 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
3月20日,記者從成都舉行的“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上獲悉,四川省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期間開展的三星堆遺址考古調查、發掘中,新發現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目前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
據介紹,“祭祀坑”平面均為長方形,規模在3.5—19平方米之間。目前,3、4、5、6號坑內已發掘至器物層,7號和8號坑正在發掘坑內填土,現已出土金面具殘片、鳥型金飾片、金箔、眼部有彩繪銅頭像、巨青銅面具、青銅神樹、象牙、精美牙雕殘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其中,三星堆遺址的5號坑面積只有3.5平方米左右,是所有坑里最小的一個,但卻是目前出土金器最多的一個坑,這次備受關注的金面具就是從這里出土的。
最初,考古工作人員在5號坑發現了多個金箔片,由于褶皺十分嚴重,無法斷定是何物??脊殴ぷ魅藛T將其帶到文保修復實驗室后,將粘裹著的土和附著物取掉后,金箔片被一點點展開,再經過清洗,金面具的形象就慢慢顯露出來了。
值得注意的是,與三星堆遺址1、2號坑中出土的金面具相比,此次最新出土的金面具,顯得格外厚重且與眾不同。
在考古工作中,考古研究團隊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建立考古發掘艙、集成發掘平臺、多功能發掘操作系統,在多學科、多機構的專業團隊支撐下,構成了傳統考古、實驗室考古、科技考古、文物保護深度融合的工作模式,實現了考古發掘、系統科學研究與現場及時有效的保護相結合,確保了考古工作高質量與高水平。
“三星堆遺址‘祭祀坑’考古新發現進一步展示了三星堆遺址和三星堆文化的豐富內涵,有助于推動三星堆文化研究深入開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相關專家表示。
三星堆遺址位于四川省廣漢市三星堆鎮,成都平原北部沱江支流湔江(鴨子河)南岸。遺址分布面積約12平方公里,核心區域為三星堆古城,面積約3.6平方公里,是四川盆地目前發現的夏商時期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中心性遺址。
該遺址發現于20世紀20年代末。新中國成立后,四川省文物部門重新啟動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1986年發現1、2號“祭祀坑”,出土青銅神像、青銅人像、青銅神樹、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貴文物千余件,多數文物前所未見,揭示了一種全新的青銅文化面貌。1987年考古工作者提出“三星堆文化”命名,推斷其年代相當于夏代晚期至商周之際。1988年三星堆遺址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文物局高度重視三星堆遺址考古與研究工作,20世紀80年代至今,指導四川省開展大規模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陸續發現三星堆古城、月亮灣小城、倉包包小城、青關山大型建筑基址、仁勝村墓地等重要遺跡,不斷明確三星堆遺址分布范圍、結構布局??脊殴ぷ髡哧懤m在成都平原、重慶涪陵長江沿岸、嘉陵江流域、涪江流域、大渡河流域發現三星堆文化相關遺址,逐步廓清了三星堆文化分布范圍,也揭示了三星堆文化與中原地區夏商文化的密切關系。此外,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發現以寶墩遺址、郫縣古城遺址、魚鳧村遺址、芒城遺址、雙河遺址、紫竹遺址等8處長江上游新石器時代寶墩文化城址,以及十二橋遺址、金沙遺址等成都平原商周時期重要城址,逐步探明三星堆文化源流。
目前,國家文物局已確定“川渝地區巴蜀文明化進程研究”作為“考古中國”的重大項目,以三星堆、竹瓦街、小田溪、城壩等遺址為重點,深入研究川渝地區文明演進及其融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總體格局的歷史進程;同時,指導四川省、廣漢市推進三星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工作,用好考古與歷史研究成果,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李 迪 陳 科)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精彩推薦
- “碳中和”促運輸方式變革,鐵路運輸起...
- 沙特阿美公司2020年凈利潤大幅下跌 凈...
- 2021年3月LPR報價出爐 1年期LPR為3.85%...
- 覆蓋1.4億人 長護險試點難題仍不少應對...
- 金輝控股上市首年:銷售規模持續穩增 ...
- 蘋果被罰1300萬沖上熱搜第一 因iPhone1...
- 信用卡透支利率“解綁”80日銀行按兵不...
- 購票平臺、影院互相踢皮球——觀眾:買...
- 山西:33家非煤地下礦山上半年全部實現...
- 白酒板塊已調整到位?龍頭股業績仍穩定
- 企業經營活動確實面臨困難 預付消費要...
- 光伏行業“終局”走向何方? 將迎來加...
- 今日新股上市及大概情況:愛科科技
- 商務部:1-2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
- 商務部:1-2月中國企業承接服務外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