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很快 資本需有序賦能“氫戰略”

2021-04-08 10:43:24來源:證券日報

一個月,“氫能”不斷霸占新聞熱榜:

3月31日,3400億元光伏龍頭隆基股份投資成立氫能科技公司,宣告正式入局氫能;3月29日,長城汽車宣布在已投資20億元的基礎上,將再投入30億元到氫能領域研發中;3月29日,中國石化稱,“十四五”期間規劃建設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合建站,打造“中國第一大氫能公司”;3月29日,寶豐能源稱,已啟動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國家級示范項目;3月26日,上海電氣擬定增募資50億元投入于電解水制氫、超臨界二氧化碳和大容量儲能技術研發等項目……

氫能,被譽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巨頭重金入局。通過資本賦能企業“氫戰略”,一場瞄準“碳達峰”“碳中和”的攻堅戰已然打響。

筆者注意到,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很快,“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氫能與儲能被列為前瞻謀劃的六大未來產業之一,這比“十二五”“十三五”時期所謂的節能減排的指標要嚴厲得多,技術標準跨度超出人們的想象。當然,市場發展空間也非常大,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長干勇的預測,未來氫能在中國終端能源體系中的占比將達到10%至15%,氫能將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作為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并帶動形成十萬億元級的新興產業。

面對規模龐大的市場,逐利資本蜂擁而至,筆者認為,在這場綠能變革中,各產業、各領域要做到有序突破,尤其做好產業鏈系統配套工作。

首先,系統深化氫能產業鏈布局。據了解,已有10余個省及直轄市出臺氫能產業專項政策,超過40個市、縣出臺氫能產業相關政策。專項政策將護航產業鏈上下游的布局與發展,完成系統氫能布局。

其次,企業利用好資本,立足主業進行針對突圍。正如文首熱榜新聞,企業鎖定目標重金投放。比如中國氯堿行業的龍頭企業鴻達興業,攜手全球領先的工業氣體供應商法液空加速液氫高端布局,進一步推動中國液氫民用的產業化發展,液氫長途運輸的成功更是為液氫商用打通了“高速路”。

最后,積極宣傳價值導向,全民目標清晰化。在這場綠能變革中,輿論引導的作用不可小覷,既要講清能源革命的邏輯,描繪氫能應用遠景,還要關注到技術及市場儲備的關鍵環節,同時呼吁企業家立足于國情,放長眼光,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克難奮進,全力以赴。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