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盛虹發布員工持股計劃,“1+N”多元化產業鏈引領長期發展

2022-03-13 11:16:14來源:同花順財經

繼2021年度業績預告同比大增后,東方盛虹(000301)(000301.SZ)再推大動作,于3月11日晚間公布員工持股計劃,同時披露控股股東及關聯企業員工籌劃增持,根據公告,二者合計金額將達到47億元。

大手筆股權激勵,員工年化收益率不低于8%

3月11日晚間,東方盛虹公布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該員工持股計劃初始擬籌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2.6億元,其中員工自籌資金不超過16.3億元,擬通過設立專項金融產品、證券公司融資融券、資管/信托產品等法律法規允許的方式實施,融資資金與自籌資金的比例不超過1:1,即金融機構融資金額不超過16.3億元。

以2022年3月10日的東方盛虹股票收盤價15.84元/股測算,該員工持股計劃所能購買和持有的東方盛虹股份數量上限為20,580.81萬股,占公司現有股本總額的3.46%。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盛虹在公告中表示,公司控股股東盛虹科技或其母公司擬為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融出本息提供連帶擔保、追保補倉責任,并為員工自籌資金和預期收益提供托底保證,在扣除相關稅費后,保證員工出資的部分按單利計算年化收益率不低于8%。

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發布,有利于東方盛虹吸引和保留優秀管理人才和業務骨干,提高員工凝聚力和公司競爭力,健全公司長期、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同時也彰顯了公司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此外,公司控股股東盛虹科技及其關聯企業(除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外)的部分員工,擬通過二級市場購買方式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本次增持擬通過設立專項金融產品、證券公司融資融券、資管/信托產品等法律法規允許的方式實施,融資資金與自籌資金的比例不超過1:1,籌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4.68億元。

2021年凈利潤預計大增,雙輪驅動保證長期發展動能

事實上,通過收購斯爾邦石化、投建大煉化項目等舉措,東方盛虹已經行駛在發展的快車道上。2021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東方盛虹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凈利潤41億元-5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435%-552%,其中合并斯爾邦預計增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非經常性損益27億元-34億元。

根據公告,斯爾邦生產的EVA光伏樹脂產能穩定在20萬噸/年以上,港虹纖維年產20萬噸差別化功能性化學纖維項目以及中鱸科技年產6萬噸PET再生纖維項目于2020年下半年建成投產,同比增加了利潤貢獻。

而市場亦對東方盛虹業績長期增長持看好態度,國信證券研報指出,大煉化項目投產在即,將是東方盛虹未來2年業績增長的核心,此外,三個“百萬噸級”項目也將引領公司長期發展。

目前,東方盛虹正以建設中的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為依托,加緊構筑世界級規模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基地原料保障大平臺。隨著2022年盛虹煉化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產能穩步爬坡,東方盛虹將以聚酯化纖產業為起點,完善從“一滴油”到“一根絲”的全產業鏈業務經營模式,同時持續規劃煉化下游產能,布局精細化工品細分賽道,成長動能十足。

另一方面,盛虹集團已開工建設三個“百萬噸級”項目,即百萬噸級EVA光伏新能源材料項目、百萬噸級丙烯腈新材料、百萬噸級綠色可降解材料項目,以打造世界級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其中,斯爾邦26萬噸/年的丙烯腈(Ⅲ)產線已于2021年12月投產,其丙烯腈整體產能由52萬噸/年提升至78萬噸/年,躍居國內第一,進一步鞏固斯爾邦丙烯腈行業龍頭地位。而丙烷產業鏈項目也將成為盛虹集團“三大百萬噸級產業項目”規劃中首個全面落地項目,對后續“延鏈”發展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推動意義。

不難看出,當前東方盛虹已手握大煉化+百萬噸級項目的雙動力引擎,正站在戰略轉型的嶄新起點。而2022年既是大煉化項目投產之年,也是東方盛虹合并斯爾邦后協同發展的第一年,二者的協同效應將加速東方盛虹形成低成本的核心原料平臺+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化產業鏈條的“1+N”新格局,亦有望助力東方盛虹業績繼續高速增長。

關鍵詞: 員工持股計劃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