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購買客戶增多 亞鉀國際預計鉀肥市場轉暖

2023-07-10 17:47:05來源:證券時報網

“從去年三季度開始,國內鉀肥市場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價格調整,市場情緒比較低落,但目前價格趨于穩定后,電話聯系公司主動購買鉀肥的客戶在逐漸增多,說明鉀肥市場也在轉暖。”亞鉀國際(000893)在最新披露的一份投資者調研記錄中表示。

據介紹,此次調研是亞鉀國際邀請多家機構及投資人前往公司老撾鉀肥項目現場舉行的反路演活動,亦是外部投資人首次走進亞鉀國際老撾鉀肥項目基地。在調研中,投資人實地探訪公司生產建設情況,并針對項目進展、未來銷售布局以及鉀肥后市看法進行了深入探討。

產能建設加快推進


(資料圖)

2022年,亞鉀國際通過重大資產重組的方式收購了老撾甘蒙省農波縣彭下-農波村地區179.8平方公里鉀鹽礦,該礦區與35平方公里鉀鹽礦區相連,鉀鹽礦礦石總量約為39.35億噸,折純氯化鉀約為6.77億噸。本次收購完成后,亞鉀國際成為亞洲單體最大鉀鹽資源量企業,約占亞洲總儲量的三分之一。

通過上述重大資產重組的實施,亞鉀國際翻身成為市場炙手可熱的鉀資源龍頭企業。

在鉀肥項目的建設方面,作為首批“走出去”實施境外鉀鹽開發的中國企業,亞鉀國際于2022年3月建成了我國首個百萬噸級的境外鉀肥項目。2023年1月,亞鉀國際完成第二個100萬噸/年鉀肥項目選廠投料試車;同時,第三個100萬噸/年鉀肥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建設,力爭2023年年底建成投產。目前,亞鉀國際已經成為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鉀肥企業。

亞鉀國際在調研中介紹,老撾鉀礦與國際常見的鉀石巖礦在礦性上有很大不同,主要以光鹵石的形態埋藏于地下,因此在生產工藝及鉀肥產品上存在差異。公司老撾項目的鉀肥產品優勢是含水率低,基本能控制在0.5%左右,優于國標要求1%的含水率。另外,目前加鉀、俄鉀的白度在70%—80%,公司產品白度可達到60%。

“隨著生產技術進一步優化落地,老撾項目鉀肥產品的色度也將提升,可超越加鉀、俄鉀現有的白度標準,從而夯實公司競爭優勢。同時,產品品質提升可增加下游應用場景,如高品質氯化鉀產品進一步生產硫酸鉀、硝酸鉀,應到到煙草、蔬菜、水果等高經濟附加值的農產品中,或實現熔鹽儲能等工業化應用,進而助力公司實現產品升級,拓寬下游需求市場。按照目前的生產進度,提升氯化鉀白度的設備力爭在年底完成投入,助力公司實現產品升級。”

亞鉀國際指出,在老撾呵叻盆地,公司擁有263.3平方公里的鉀鹽礦。另外,公司對沙灣拿吉省74.2平方公里鉀鹽區塊探礦權的談判工作也在持續推進。

亞鉀國際董事長郭柏春此前在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2023年力保180萬噸、爭取200萬噸的產量目標,2024年產量目標為280-300萬噸,2027年之前至少完成500萬噸/年產量,以“一年新增一個百萬噸”的產量目標保障業績可持續性增長。

探索國內及東南亞市場

在鉀肥產能建設不斷突破的背景下,大力尋求銷售市場成為亞鉀國際的當務之急。調研中,亞鉀國際表示,公司當前的銷售市場重心主要在國內及東南亞市場。

“早期公司僅有25萬噸/年產量,基本在東南亞地區銷售。隨著公司老撾鉀肥項目的快速擴產及產品升級,公司目前在國內銷售的市場份額及知名度也在持續擴大,國內銷售業務目前均為先款后貨,電匯結算。中國是鉀肥消費大國,每年鉀肥需求量穩定在1600-1800萬噸,進口依存度在50%以上,需求量巨大。公司目前擁有200萬噸的產能規模,未來產能規模也將達到500萬噸以上,具備長期穩定供貨的能力。”

亞鉀國際透露,公司目前已在國內簽訂了多家戰略合作伙伴,一類為復合肥的終端工廠,如成都云圖控股(002539)股份有限公司、新洋豐(000902)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史丹利(002588)農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另一類為貿易商,如廣東天禾農資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輝隆農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目前,很多新的實力較強的企業也在積極尋求與公司合作。

在海外銷售渠道方面,亞鉀國際稱,公司地處東南亞核心區域,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四大東南(002263)亞重點市場設立銷售子公司/辦事處,逐漸建立起區域銷售團隊,通過與東南亞各化肥資訊網站合作、參加國際化肥展會等方式,加大公司推廣宣傳力度,增強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競爭能力。當前,公司產品已銷售至越南、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韓國、巴基斯坦以及大洋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同時,亞鉀國際表示將持續招募有戰略、有實力、有信譽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產品競爭優勢。今年6月24日,亞鉀國際與泰國鹽化工龍頭貿易商KC集團簽訂《泰國市場供銷合作框架協議》,將在一年合約期內向KC集團銷售顆粒鉀肥20萬噸以上,達到泰國顆粒鉀市場約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6月26日-6月27日,亞鉀國際與三星集團簽署《全球市場鉀肥供銷合作框架協議》,將在一年合約期內向三星集團供應鉀肥20萬噸,依托三星集團全球性的貿易網絡將鉀肥產品銷售到世界各地。

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在產能的快速擴張進程中,亞鉀國際表示,公司未來的生產成本仍有較大下降空間。

其中,在人力成本方面,亞鉀國際通過引進大功率開采設備來實現少人化開采,同時與華為合作開展5G智慧礦山建設實現無人化開采。預計可減少人工支出110元/噸。

“以公司每個百萬噸產能設計來計算,每天需要生產鉀肥3030噸,開采原礦量2.4萬噸,井下礦機共12臺,每臺采礦設備需要配一臺扒渣機和8臺自卸卡車和2名拖線工,按照三班倒計算,共需要432人。如采用公司正在研發的第三代采礦設備,一臺就可以滿足一天開采原礦量的要求,再加上公司研發的第三代掘采機柔性連續運輸系統,理論只要3人就可以滿足100萬噸的上礦需要。”

在物料消耗成本方面,亞鉀國際目前正在全力推進與國內企業的全方位技術合作,加快激光熔覆增材再制造技術以及無損檢測、功能梯度復合新材料等綜合應用,對報廢的液壓油缸、液壓馬達、泵閥以及電機部件進行再制造,實現制造備件成本較采購成本下降40%以上,備件壽命延長20%以上,力爭降低物料消耗費用100元/噸。

在工藝優化方面,亞鉀國際通過對破磨、結晶、浮選工藝的技術研發創新,全面提高系統氯化鉀收率至83%,預計鉀肥生產成本可降低44元/噸。在能源方面,通過優化氯化鉀干燥方式,公司預計可降低選礦成本50元/噸。此外,未來有望通過自有煤炭資源及自備電廠的逐步建立,階段性降低能源成本。同時,隨著公司產能的增加,200-500萬噸產能規模效應不斷顯現,單位管理費用將逐年下降,預計單位管理費用可下降110元/噸。

“公司認為鉀肥價格在300-400美元/噸是最合理狀態,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下游的承接能力,有利于鉀肥市場健康發展。”亞鉀國際指出,相較于2022年,小麥、玉米、大豆、稻米等糧食價格預計會有所好轉,仍會維持在中高位震蕩態勢。由于農產品價格總體維持在高位,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提高,從而有力支撐化肥需求,刺激全球鉀肥消費量的恢復和增長。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