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畔 “鬼王潮”赴千年之約

2024-08-22 12:37:19來源:中新網

“印象中的潮水很大、很壯觀,在遠處看到真的很驚人,下次還要來觀潮!”浙江海寧鹽官觀潮點,來自馬來西亞的張先生激動地說。當日,農歷七月十八,錢塘江“鬼王潮”如約而至。

廣受民間喜愛的“鬼王潮”,指的是農歷七月的錢塘江大潮汛,其氣勢、涌高有時可超天下聞名的八月十八潮。

“這一潮汛出現于中元節之后,潮水受前期豐水期影響,江道刷深,通常在農歷七月十五日至十八日之間開始壯觀,因此被民眾稱為‘鬼王潮’。”浙江省錢塘江涌潮研究會名譽會長徐有成解釋道。

據悉,錢塘江潮汐在天體引潮力的作用下產生,每月農歷初一、十五前后,日月地近乎一線,引力疊加致海水漲潮顯著,形成壯觀大潮。

8月21日,錢塘江“鬼王潮”潮頭涌動。海寧市傳媒中心供圖

“壯觀的涌潮景觀形成,對地理條件要求很苛刻。河口形態需呈‘喇叭口’,水下發育‘沙坎’地貌結構,類似的地理條件較為罕見,世界上只有南美洲亞馬遜河口涌潮的壯觀程度能與錢塘江河口媲美。”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河口所所長陳甫源說。

從浙江省水利部門發布的數據看,2024年農歷七月,錢塘江江道容積可達4.9億立方米,遠大于多年平均容積4億立方米,將帶來更震撼的觀潮體驗。

“潮來了,潮來了!”錢塘江畔,人頭攢動。隨著遠處轟鳴漸近,江潮如萬馬奔騰,瞬間席卷而來,激起漫天水花,引得陣陣驚嘆與歡呼。

“錢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唐代詩人徐凝在其《觀浙江潮》中如此描述這一盛景。時至今日,人潮與江潮交相輝映,化作一方文脈流淌于天地之間。

徐有成介紹,文獻記載加之科學論證,錢江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南宋時期,觀潮文化達到頂峰,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競相觀潮,欣賞弄潮兒表演。

奔涌的江潮,見證著河畔的滄桑巨變。歷史上,錢塘江流域民眾對潮水的認知、防御以及與之和諧共生的努力,與周邊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連。

“錢塘江古海塘屢建屢毀、屢毀屢建,直到明代‘魚鱗石塘’筑塘技術興起,才有效地防住了大潮。在此期間,‘勇立潮頭’的精神不斷升華,為今人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在徐有成看來,錢塘江潮亦是一種精神符號。(完)

關鍵詞: 錢塘江畔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