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聚焦 > 正文

深化體教融合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普及性培訓工作正式展開

2022-08-08 10:51:07來源:榕城網

“少年強、青年強則中國強。少年強、青年強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也包括身體健康、體魄強壯、體育精神。”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促進青少年健康是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

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對深化體育和教育改革,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改革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2022年6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修訂通過,第十條提出:“國家優先發展青少年和學校體育,堅持體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體魄與人格并重,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第三章“學校體育”更名為“青少年和學校體育”,為切實保障青少年體育權利,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保障。

深化體教融合 規范“雙減”政策下的體育培訓工作

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國家體育總局建立健全落實工作機制,成立青少年體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和組織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把體教融合列入“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作為體育戰線長期重大任務持續落實。2021年,“雙減”政策出臺,國家體育總局先后印發《課外體育培訓行為規范》和《關于進一步規范和發展體育培訓的意見》等文件,針對體育培訓機構魚龍混雜、師資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提出指導性標準,規范培訓行為。

科學規范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工作在這一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為什么練、練什么、如何科學練”成為重中之重、關鍵之點。根據國內外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發展的現狀,為盡快補齊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方面的短板,建立一套科學、系統、實用的體能訓練方法,為社會提供運營規范、體系完善、質量過硬的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體系,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聯合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舉重協會、全國體育運動學校聯合會等相關單位開啟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研究工作,成立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研究工作領導小組,并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由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具體牽頭負責。

組建專家團隊 開展課題研究 構建科學體系

為做好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研究工作,領導小組廣泛征求意見,組建了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體系建設專家團隊,組長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主任馮連世擔任,副組長由武漢體育學院院長呂萬剛、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袁守龍擔任。專家團隊成員包括國內兒童青少年體能、康復、營養、心理、中小學教育培訓等各領域知名專家,經過近一年的研制,形成《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師(初級體能指導員)》培訓課程體系。該體系包括整體概論、基礎知識、訓練指導、關聯領域、教程教法、職業經驗六大課程版塊,旨在通過職業技能系統性學習,樹立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師體能培訓教育職業理念,掌握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科學理論基礎及有效實踐途徑。

2022年5月,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國內相關領域專家組成評審小組,對《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師(初級體能指導員)》培訓項目從培訓設計(即培訓目標設定必要性和課程設置科學合理性)、教學內容(即教學內容與培訓目標一致性和教學內容科學性、前沿性、信息量)、培訓效果(對指導實際工作的作用和對提高個人能力水平、理論素養的作用)等三方面進行了細分評價和綜合評分,評審結果認為:培訓項目課程設計合理、科學、符合兒童青少年身心發育特點,滿足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領域從業人員培訓需求,可作為行業指導規范大力推廣。經領導小組研究并報請國家體育總局批準,由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正式授權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單位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全國體育運動學校聯合會開展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普及性培訓工作,康連接體育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等社會力量共同參與運營,從體育運動學校先行,征求各方反饋意見,不斷完善培訓和認證體系,成熟完善后廣泛動員各方社會力量參與,服務社會。

(證書樣本)

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是一個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兒童青少年體能訓練師(初級體能指導員)》培訓項目工作的正式展開,將為增進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貢獻積極力量。希望未來的日子里,無論是課上課后、操場公園,都有一群高水平的體能訓練師指導廣大兒童青少年科學鍛煉,廣大兒童青少年能夠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文明精神,野蠻體魄,將來更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8月8日官方報名平臺將正式啟動,敬請關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責任編輯:孫知兵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太平洋財富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版權聲明 - 招聘信息 - 友鏈交換 - 網站統計
 

太平洋財富主辦 版權所有:太平洋財富網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Copyright© 2012-2020 太平洋財富網(www.yuyoo.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過本站允許 請勿將本站內容傳播或復制 業務QQ:3 31 986 683